泰陵一如秦汉封土为陵(坟)的建制,然而,也许是隋文帝遗有前嘱,这座开国君王的陵墓,远远不如秦汉皇陵的规模。而据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每年从全国税收中抽取三分之一营造皇帝陵墓,即寿陵。帝王陵园占地七顷,陵穴占地一顷,陵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个墓道,都能通过六匹马驾的车子。四门埋设暗剑、伏弩机关以防盗墓。死者身穿金缕玉衣、口含玉蝉……
那么,隋文帝的陵墓中是否也如汉时墓葬制度规定的,皇帝陵墓必有大批金银珠宝、稀奇古玩呢?现代部分专家学者经过遍阅籍典以及遍访泰陵周围民间乡里,发现典籍没有记载有关泰陵随葬的例证,而当地百姓皆传说泰陵无宝可盗,言说历代军阀、土匪,均至此徘徊,未有收获。尤其民国时军阀樊老二、张白英等盗掘法门寺地宫珍宝未成,转而来到泰陵掘洞以盗,在终无所得之后,只好悻悻离去。
杨坚的薄葬遗嘱,给了多少盗掘辈以失望和徒劳的嗟叹。
而当岁月的年轮刻到20世纪90年代末,一项举世瞩目的考古发现,再次证明了隋文帝杨坚力倡薄葬的伟大开创。这便是位于陕西关中的仙游寺法王塔地宫的开启。
1998年10月17日中午,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法王塔地宫开启全过程,使好奇自负的现代人对隋朝的帝王陵寝、寺塔庙宇的建构供奉,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舍利塔,为隋仁寿元年隋文帝杨坚诏令建造的。时文帝令全国31州建塔供奉舍利,法王塔正是其中之一。
陕西仙游寺法王塔地宫的开启,撩开了寻觅已久的面纱,幽闭千余年的石函、石碑伴随着诸多神秘面世。
仙游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的周至县,法王塔地宫的发现实为偶然。当时在法王塔拆迁中清理塔基,并未发现有地宫,但继续往下清理才发现迹象。循迹下挖,终于发现塔基下1.65米处的地宫门洞。
地宫顶部周围露出排列神秘的五块卵石,1米多宽、2米多高、1.5米长的通道上原来堵满的卵石已被搬出,卵石中夹杂着古代的残石构件和地下宫殿石门的残件。
地宫内出土了高0.7米、宽0.4米的宫门两旁的线刻人物画像,线条流畅,雕刻精美传神。地下宫殿往里,宫中放有石函一具,约60厘米见方,高40厘米,外部雕有精美花纹,盖上放着一只造型优美的陶熏炉。石函左侧放着一块约50厘米见方、厚约10厘米的青石碑,碑两面刻有铭文,一面是隋《舍利塔下铭》约100多字,另一面为唐《仙游寺舍利塔下铭》约200多字。据文物专家介绍,按记载分析,法王塔和法王塔地宫大约是在仁寿元年(601年)建造的。
隋文帝给后人留下了葬奉简朴的榜样,却没有给后人留下可以奠定考古地位的机会!
正如佛语有云:一切的因便有自身的果。真正的答案,恐怕只有隋文帝杨坚知晓。因为他信佛而下令全国31州建塔供奉舍利是真,也因为他提倡俭葬习俗是真,才有今日的没有让千万人看到大批珍宝自塔下滚滚而来的壮观场面。其实,敬佛崇佛、奉佛事佛的高境界是捧一颗真心就是了,捧金捧银地大肆铺张,不是正处于广积国财、励精图治阶段的隋文帝杨坚的作为。
■ 暴虐帝陵被盗掘
生性骄奢淫逸的隋炀帝杨广,在草草地“薄葬”了自己的父皇——隋文帝杨坚之后,登上大隋天子的宝座,登基还没有几日,便着手进行迁都洛阳的浩繁工程。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是以残暴而著称的。但从大量史料来看,隋炀帝也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他亲自指挥作战完成祖国统一。
在隋统一的过程中,他率军灭陈,对中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对百姓“秋毫无犯”,对陈朝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人民广泛的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20岁的杨广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结束了上百年来中国分裂的局面,也结束了中国三四百年的战乱时代。从此中国走向了和平、强盛。
其次,他下令修建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的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就连接了中国南北两个文明,使中华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满足了将已成为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黄河流域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直到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逐渐淡化其国家经济大动脉的作用。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与其相比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终因劳民伤财导致灭国。
再次,他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
他抗击突厥和吐谷浑,重通丝绸之路,维护了辽阔的疆域。
大业元年(605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韦云起扬言借道去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高丽交易,率军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备。韦云起率军进至距契丹大营50里处,突然发起进攻,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使之纳入其统治之下。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609年,隋炀帝率大军从京都长安(今西安)出发,浩浩荡荡地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绝不是游山玩水,寻求个人玩乐的。因为西部自古大漠边关自然条件环境恶劣,隋炀帝还曾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此峡谷海拔3 000多米,终年温度在0℃以下。于是,士兵冻死大半,随行官员也大都失散。隋炀帝也在路上吃尽苦头而狼狈不堪。隋炀帝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远涉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义重大。在封建时代,中国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隋炀帝西巡过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进一步确定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炀帝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绩。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这是举世创举。
最后,他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杨广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开设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说杨广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炀帝时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至607年,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十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607年,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十科举人。”
609年炀帝又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群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隋炀帝杨广更注重个人品质选拔人才的政策,为初唐培养了大批刚毅正直的人才。创建的科举制度,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魏、周官不得为荫。”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为选拔下层优秀人才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无疑是异常高明的创举,对后世发展影响深远。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族手里集中到礼部手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此外,他还兴办学校,广搜史籍,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这些措施,无疑是进步的。应当说,隋炀帝对中国历史是有贡献的。
但是,隋炀帝确实又是一位暴君。
隋炀帝杨广天生花柳性格,唯抱“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莫蹉跎”的思想,他虽然在有生之年掌握着万民的生杀大权,但他并没有想过自己的身后之事,没有任何要为自己修筑一处豪华皇陵阴宅以供升天之后享用的动机。隋朝的史书上,毫无一星半点儿记录。也许,聪明的他已参透人生“生死来去无牵挂”的道理了。尽管自隋伊始,也就是从他父亲杨坚开始,就恢复了秦汉的封土为坟的陵寝制度,而他隋炀帝所做的恰恰是对这一制度的反叛。隋炀帝即位之后,并没有像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忙着为自己的身后事做打算——圈地修陵,而是执著地实施自己认为对的政策。
618年,炀帝在江都行宫温室里抱着女人不肯松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和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元礼等,终于忍无可忍,仗剑直入将其刺死。萧皇后命尚未逃离的宫人撤掉床板,做成棺材来埋葬炀帝,人们都慌乱地跑开了,只有宇文化及最后一个离开温室。曾经受过炀帝深恩的右御卫将军陈棱,找人抬着炀帝的灵柩至吴公台下,草草地将炀帝埋葬。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完。炀帝被埋葬的第三天,就发现在他的并不起眼的陵墓一侧,出现了两个坛腰大的孔洞,于是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穿山甲凿的,入棺吃炀帝的脑子;有的说是盗墓贼所为,传言说炀帝平素左右臂串戴了一整胳膊的和田玉镯,用于随时奖赏那些让他快意的绝美女人。所以说,这样的玉镯就像是权力的象征,成为这些女人竞相追逐的目标。因为有此种说法,盗墓贼纯为想得财而掘盗洞,搜寻炀帝的随身美玉。而之后数百年有学者认为,炀帝带着满臂的玉镯入墓,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他死后,至少有三个人有机会单独待在他身边,这三个人一为萧皇后,一为宇文化及,一为陈棱,均有独吞玉镯的可能。从622年即唐高祖武德五年时,降唐而被封为江都总管的陈棱迁葬炀帝于雷塘的举动看,已身死四年的炀帝,玉镯显然未被陈棱所得。这样,隋炀帝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年之谜:价值连城的玉镯到底是落入宇文化及之手了,还是被萧皇后所占了,抑或是被盗墓贼所起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