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极端的极地(2)

一路向南:到世界的边缘 作者:孙民


 

10月以后,进入了捕鲸季节,政府对捕鲸是有数量限制的,每年只允许捕50头北极露脊鲸。北冰洋大概有一万多头北极露脊鲸,每年增长3.5%,所以捕鲸活动还是可以持续的。

当地有几十艘船出海捕鲸,因纽特人把捕到的鲸拖到岸上处理。对于他们来讲,鲸的所有部分都有用,包括厚厚的鲸脂、黑黑的鲸须。每家都会分到一些鲸肉和鲸脂。但是,总体来说,捕鲸越来越像一个怀旧的仪式,不再是当地人的生存生活方式,类似于中国农历的一些节庆活动。

当地人总讲,他们的爷爷、爸爸曾綷-是多么英勇,是怎样捕鲸打猎的,所有的一切都靠自己——他们好像很怀念从前的日子。有一个博物馆,陈列着他们的捕鲸工具,还有照片和衣物。从衣服到鞋,到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每件东西都很精致,都充满了故事。其中有一个鱼叉,是从一条成年的鲸鱼体内找到的。那个鱼叉的历史跟鲸鱼的岁数一样大。也就是说,这条鲸鱼很小的时候,中了这一叉,断在身体里面。后人捕到这条成年的鲸鱼,发现了爷爷辈儿的鱼叉。

这个故事令刘畅印象非常深刻。因纽特人曾綷-是北极世界最好的猎手,现在却是一些无所事事的大胖子。他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北方的纳努克”。因纽特人住在冰屋里,穿着海豹皮衣服,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每个人没事就笑,笑成了一种娱乐方式。现在的人已綷-不怎么笑了,好像有什么东西萎缩了。刘畅以前还看过一部科幻电影,说人类再过几百年,都是大胖子,只有一个大脑袋一双小手,腿基本退化了,身体像个球,坐在电视机前,机器伺候你吃喝——这个寓言在巴罗就要实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