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整装待发(2)

我的世行之路:跨越贫富两界的跌宕人生 作者:(美)詹姆斯·沃尔芬森


斯通先生代表着学术的真实与正直,在他40年的职业生涯中,人们对他又敬又怕。他是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国际律师之一,他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这些学生后来为澳大利亚的生活和文化、法院、政界和业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斯通先生像我父亲一样智力超群、令人敬畏,由于我已经习惯了父亲的个性,所以也不怕他。他是立陶宛犹太难民的后代,曾就读于牛津和哈佛,英美文化的影响与融合造就了他的工作风格。之后他仍在这两所大学同时任教。他会来到澳大利亚,又乐意关注我的生活,我是多么幸运!如果没有他影响我的生活,我可能会满足于某个中层职位,了此一生。他撰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学著作《法律的范围与功能》,我曾有幸在该书编辑期间负责脚注部分。

20世纪40年代末,我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伞,父亲也渐渐走出了他人生的低谷。他的咨询公司生意日渐兴旺,那时大批犹太移民来到澳大利亚,父亲为他们提供创业建议,让他们熟悉相关规定,帮助他们取得政府各级部门的批准。他甚至还出版了一本创新性业务通讯月刊,宣传澳大利亚的商业和经济事务,由他亲自撰写并发行。父亲的心情开朗多了,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有所改善。我们甚至有能力为慈善事业捐上几英镑,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大二春假期间,有一天我正在看学校网球队训练,当时我还不怎么认识的击剑队队长鲁珀特·布莱走过来和我聊天(当时击剑队也在网球馆训练)。他问我第二天想不想去墨尔本,以悉尼大学击剑选手的身份参加全国大学锦标赛。“你疯了吧,”我回答他,“我连剑都没碰过。”他说他知道,但是队里有人病了,必须补上这个空缺,十万火急,如果人员不够就等于不符合比赛规定。我立即答应了他,回家后我心想,这可是得到校队队服这个重要地位象征的独一无二的好机会,虽然我对击剑一无所知。

除了对这项运动一窍不通外,还有一个问题,我需要钱买火车票,还要支付墨尔本之行的花销。父母给我准备了必要的资金,第二天我就南下了。火车嘎嘎作响向前开动着,我站在车厢里,一手握剑,身体随着火车的移动左摇右晃,同时试图按照队友的指令和想象中的目标交手。以这种方式学习击剑实属不易,而且对其他乘客来说,我的确是一道独特的景观。

他们计划对我全副武装,教我怎样握重剑,让我看起来像是会击剑的样子。为了让我的表现不至于太滑稽,我们编排了一系列姿势,以便我能掌握几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他们让我伸出手臂对准对手,然后朝对手的方向移动。如果我能击中对手,就会得分。到了赛场后,我充分利用了这个动作,表现得还不错,但我开始移动身体后,对手很快发现我毫无战术可言,于是就诱导我上前,然后荡开我的剑,趁机击中我的身体。我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开始发明新动作想从对方身上得分。当然我每个回合都输,一分也没得,不过尽管我什么力也没出,我们队还是打败了墨尔本大学队。我从来没这么开心过,我爱上了这些选手和这项有趣的运动,当即决定将来要成为一名击剑手。随着减重成功,我也越来越渴望击剑成功。以前在网球场上束缚我的那种对失败的恐惧已经烟消云散了。在后来的5年里,我不断鞭策自己,我们多次取得了全国大学锦标赛的冠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