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前言:愿大家的心灵能够沟通

创造双赢的沟通 作者:(美)刘墉


刘轩

1997年8月,我应统一企业和清华广告公司的邀请,在台湾五个城市举行巡回演讲。

虽然过去已经有许多演讲经验,但是面对这种每场一两千听众的场面,我仍然有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为此,我特别回到哈佛,蹲在图书馆两个月,并且复习我过去在大学及研究所的上课笔记,好像写学术论文一样,作一番“重组”和“思辨”的工作。

只是,演讲毕竟不是“论文发表”,我发现修了五年多的心理学,当我面对这个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每天都要用到的“沟通的主题”时,竟不知从何入手。

这件事,让我进一步感觉,“学理”固然是由生活中产生,但是当学者们天天研究理论时,却可能与生活脱了节。

所以在论文里谈学理容易,在演讲场上谈生活,反而困难。

我也了解到,为什么许多心理学重要的作品,竟然是作家、社会工作者和记者写出来的。

幸亏我有个作家,也是“生活家”的父亲。在我最艰苦的时候,和我坐下来,一项项讨论这次演讲的主题。

我把找到的资料,逐条说给他听。他记笔记,好像听我讲课。

他又整理我的资料,并加上他的看法,说给我听,由我打入电脑,成为我的演讲稿,也“扩大”为这本书。

于是,我在哈佛学到的理论,居然一下子与父亲四十多年的生活,结合成一个活生生的东西。那不再是“生硬的教条”,也不再是“平常的生活”,而成为“真实的见证”。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示——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学校里学的东西绝对要与校外的生活连接。否则理论归理论、生活归生活,再高的学位也没有用。

也正因此,父亲和我把这本书写得像故事书似的。只在重点处提到些理论。希望大家看完这些“经过组织的小故事”,自己就能产生“沟通的兵法”。

这些小故事,有我收集的、编写的,更有许多是由我父亲提供。他是个很会说故事的人,许多死板的东西,经他“重组”,就成了生动的故事。

他甚至笑说,他把好故事都给我了,他还写什么?而与我约定——

我必须回馈给他更多的灵感。也就是,我们以后要经常“用我的理论和他的生活撞击”,产生新的火花。

此外,由于本书将作我演讲之用,所以虽然是两人合作,但在叙述上,以我为第一人称。我常想,如果演讲能够成功,读者又能受益,父亲和我的这段合作,不就是双赢,甚至三赢的沟通吗?

沟通是生活,也是一门大学问,盼望这本书,就是以最生活的文字,与各位作一番沟通。希望大家能有些领会,使这个社会能沟通得更好,使大家的心灵能够沟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