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心灯》是我25年前的作品,那时我白天在圣若望大学教书,晚上在哥伦比亚大学修课,周末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还要写升等论文。工作是忙碌的、时间是破碎的,使我无法写长篇小说。但我很爱说故事,许多灵感不吐不快,于是只要偷到一点闲暇就动笔,甚至在地铁上写作,终于以“极短篇”的方式,集成这本《点一盏心灯》。
大概因为生活多样化,灵感的触动也多:总追着我玩的邻居的狗、办公室窗外的海鸥、公园里放风筝的孩子、博物馆外可怜的乞丐、华府刚建成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张大千家里淹水的新闻、公共汽车上乘客对司机抽烟的议论,还有上课时跟美国孩子的对话,都到了笔下。
我发现跟大孩子们讲道理,最好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说故事。只要我说故事,连最顽皮的孩子都会安静下来瞪大眼睛。
点一盏心灯、破庙之争、隔山打牛、满了吗?师傅的葫芦……都是这么来的。如今当我重读旧作,浮上脑海的不只是那些故事,而是那些学生,以及我扮老和尚、学生作小沙弥的画面。
或许因为那些逗趣的故事,都有着教育的动机,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热烈的回响,甚至应读者之请,制作了烫金封面的精装本。而且长销25年,直到今天还总是看到网友以书中内容,自行配上图片和音乐制作的短片。
当然经历四分之一个世纪,也有些东西嫌旧了,当年的“活版铅字”跟今天的平板印刷比起来,更显得粗拙,正巧有出新版本的构想,于是趁机作全面修订,改完之后连自己都吓一跳,竟然近三千处。
希望能像全面翻修的老宅,在古朴中焕发新意,吸引更多朋友进来游览。
2010年3月刘墉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