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失落的奥义 作者:陶淘


 

在崇尚科学的时代,发表这样一本批判科学的作品确实有一点冒险。然而,作为一名重新发掘出古代文明核心机密的青年学子,如果我因为害怕来自科学界的抨击,于是就选择逃避,继续让真相沉睡在隐秘的历史之中,本人又觉得愧对自己的良心。科学家所讲述的科学史充斥着太多臆测和造假的可笑成分,而正是这些写满偏见的内容引导着人们去相信科学的所向披靡。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恰恰是对于科学的过分信赖,人类才会逐渐地遗失掉至关重要的品性。因为在迷信实证的科学王国里,既不存在灵魂,也不存在上帝;故而,道德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只要能够让自己拥有更耀眼的物质财富,人们已经不在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束缚;毕竟,高等动物不过是一堆生物化学泡沫而已。如果不去为自己谋利,又还有什么生活的意义?

近三百年来,这种引导人类走向贪婪与罪恶的狭隘科学思想竟成为了文明的代名词。而令人惊讶的是:居然从未有谁曾经借助于科学的理性去批判科学理性的基础。人类对于科学的顶礼膜拜似乎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再不敢像当年挑战宗教独裁的科学勇士一般,质疑当今的权威。然而,我们需要为道德寻找更加确凿的基础;这一切,只能从批判科学开始。科学实际上存在着致命的内在矛盾,唯有用理性的手段在科学海洋中寻找最能令人信服的答案。我所做出的一切,正是努力地将这份答案尽可能客观地展现给每一位愿意并能够保持心灵开放的人,包括科学工作者。

在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教育家当中,我本人最为欣赏的一位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他成功地找出了争执产生的原因。人们是由于不掌握某些基础知识,抑或刚好错误地理解了某些问题,才会用无知去反对真知。因此,在这样一本注定将引发争议的作品中,本人尽可能地采取“无我客观”的讲述方式,为大家提供最确凿、最翔实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的历史证据,效仿苏格拉底引导读者去展开最客观的思考。我相信:任何一名读者,只要彻底地掌握了本书所提供的各种证据,能够以毫不带偏见的心态从一系列事实出发,就必然会得到与本人相同的结论。

这里需要明确地解释一点。由于本书在其哲学层面上属于最为纯粹的批判作品,因而可能的潜在受众必将有所局限。但是,考虑到本书所致力于讨论的内容是每个人都应该深入了解的道德基础,所以务必将其尽可能有效地加以普及与推广。这层意义为这本书的写作设置了诸多挑战,我有责任为大家带来一本可读性强甚至让人爱不释手的“科普型作品”。当然,我欲普及的内容并非传统意义的科学知识,而恰是对科学和理性的终极系统批判。上述要求使得本人无数次思考这本书的整体结构,我最终选定了类似科幻悬念小说的写作手法。但是我必须在这里强调:悬念和精彩情节的设置仅是为了可读性而提供的适当服务,本书的真实性和哲学批判性依然无比严肃。

为了让读者们有机会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证据,我甘愿在作品中化身为传递具体知识的媒介。这直接反映在了书中数量超乎想象的引用。许多堪称为时代经典的段落,比如苏格拉底的洞穴寓言或《达·芬奇密码》的第55章,我尽可能保留了原文的精彩,以损失掉自己的学术纯粹作为悲惨代价,换取人们深入阅读本书的兴致。由于写作本书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即为人类寻找道德的基础做一些尝试,因此若本书中某些引述内容不够恰当,或是某处语气不够和蔼、得体,还望善良的读者能够予以体谅。

在物质产品已经趋向极大丰富的今天,文明社会需要学习转移前进的方向,为人类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提供道德的理论保障。如果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习气成为了我们迈向更美好社会的绊脚石,阻碍了人类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家园的理想,那么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弃狭隘的科学观,而非急需诉诸于道德的人类文明前景。倘若这部作品能够唤醒人们的深邃良知,那么我的种种努力便收获了期待中应有的价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