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世纪末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中国自冷兵器时代领先世界后,就再也没有领先过。于是,如何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历代政府和国民都苦苦思索却苦于无解的答案。
工业经济时代,我们根本没有挤上车。于是,我们站在农田里,望着西方经济乘着火车扬长而去。
这一落后,就是三百年。
幸好,工业经济不是世界发展的最终答案。
幸好,世界的发展不用按部就班,可以跨越。
否则我们将永远贫穷落后,等着被先进世界的经济盘剥、人性奴役、文化侵蚀,甚至全面殖民。
信息时代,成为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信息时代不一定需要工业经济的积淀和准备。我们可以从农业经济直接跨进信息时代。
这个任务当然是艰巨的,但不是没有可能。
实现这种可能的,是一拨英雄。比如王选、王永民、张树新、王志东、丁磊、柳传志、段永基……
在这些信息界的英雄中间,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英雄。
他是信息经济的外行,他是留美的物理学博士,他甚至不知道“ISP”为何物,他更不会写软件。更要命的是,他是个内向、害羞的人。但凭借个人的勇敢,凭借对新经济的敏感,凭着对中国信息经济完全可以超越世界的机遇判断,他完成了人生的飞跃,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信息经济——尤其是互联网事业的发展。
至今,他依然战斗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线,冲锋陷阵。
他是互联网历史的亲历者,他是互联网历史的创造者。
他是互联网历史中的神话。
他也是北京奥运会场外的奥运冠军。
2005年11月7日,当他代表搜狐在与北京奥组委的合同上郑重地签下他的名字时,他知道,从三大门户网站中突围的最大机遇,已经被他牢牢地抓住。
从那一天起,搜狐正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搜狐不仅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互联网赞助商,还是百年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
奥运前后,搜狐利用100多张奥运采访证件以及300多张覆盖全部奥运场所的工作证件的优势,组建了超过700人的专业报道团队,现场直击了全部28个奥运比赛项目:搜狐成了“最奥运”的网站。
当“看奥运,上搜狐”从搜狐的宣传语变成网民的自觉行为时,搜狐赢了。
奥运会结束后,艾瑞、CTR市场研究公司、易观国际等9家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奥运期间用户沉淀、视频内容渗透率等39项指标中,搜狐均遥遥领先,可谓全胜。
其中一项数据更是让他自豪。艾瑞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奥运会期间浏览搜狐奥运报道的网民有37.1%由其他门户网站流入。在奥运会媒体网民争夺战中,搜狐赢了。
而在他的字典里,不赢就是输。
与他一起战斗的战友或对手,都先后离开了舞台的中央,但15年过去了,他依然“活”着,导演着行业的潮起潮落。
但他不是神,他是个活生生的人。
他曾经是美国的嬉皮士,他差点儿成为摇滚明星,他和王石一起登山,他和女明星们一起成为绯闻的主角,然后淡出。
他是个金牌王老五,他47岁了,但他不结婚。他谈“性和爱情”,他说“艾滋病与一夜情”,他教育自己,也教育别人。
他虚荣地买游艇,他狂妄地不接任何人电话也不回短信。
他希望活到150岁,他是自己的养生大师;他说睡觉是良药,但是睡多了是毒药。
他是个绅士,但他不为绅士所困;他希望自由;他时尚,但他不会留在时尚中央;他努力工作。
他是谁?
你猜对了,他就是张朝阳。搜狐的张朝阳,互联网的张朝阳。
张朝阳用他47岁的人生告诉我们,明星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明星。
张朝阳是怎样做到的?其中有些什么秘密?
现在,我们且由解读搜狐那些神话开始,进入搜狐的世界,进入张朝阳的世界,揭开这些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