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万通地产近两年正在完善的另一个产品系列“万通中心”,却完全可以定制,因为它是写字楼。美国有的开发商可以在全国数十个城市成功复制某种写字楼产品系列。但在中国,全国化的地产商,住宅都是系列复制的,但写字楼的复制却步履维艰。我非常乐于期待,不久的将来,全国会冒出一批万通中心来。当住宅物业的狂欢时代过去,地产商相当一部分营收份额来自于稳定的收租物业,才是正常的。
再就是冯氏的最新狂想产品“立体城市”。我相信,“立体城市”在技术方面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也确实是低碳的。但最大的障碍是,它是一种实验品。哪个城市的市长愿意在他的地面做一个建筑体量至少60万平方米的实验?这需要莫大的勇气。我建议万通主要去做那些刚上台的市长的工作,或者某个市长有可能升为市委书记。两三年后将离任、在他手里无法完成这一实验,这样的市长谈都不要去谈。如果能拿到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的相关支持牌照,更有利于“立体城市”付诸实验。
以上四件事,都与产品有关。还有一件事与企业战略有关,那就是2004年万通引进了泰达集团。2009年,当分得4万亿投资一杯羹的国资地产商们,四处攻城掠地时,很多备感无力的民营地产商想起了,冯仑的股权战略安排也是如此超前。
这几件事能说明什么?至少,万通地产是独特的,它不甘平庸,总是在探索新的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至少,万通是安全的,它禁得起调整的风浪,不会有倒闭的危险。不过,这些只是万通的基因呈现方式之一。我略感遗憾的是,与万通的品牌影响力相比,万通的开发能力远未得到满足。
冯仑本人,一直在为万通品牌贡献增值收益,即使他辞任万通地产董事长,他对万通地产的隐性影响仍旧无人可以替代。
不过,冯仑给很多人的外在印象,确实不太像是一位威严的老板,更像是一位倜傥不羁的行者。许多人都对冯仑喜欢且擅长讲荤段子记忆深刻,但这些都是伪装的符号。如果把这些当成冯仑的主要特征,其谬也远,就如同阮籍途穷而哭,几人知其心?
冯仑身上有一种清晰的兄长气质,若是在武侠书里,识见较浅者恨不得甫见即拜。初次跟冯仑深谈,是2000年底在他的书房,他透出的那种莫名的熟悉感,亲切到让我自己都感到奇怪。说句大实话,我从未将冯仑当成企业家,更不用说地产商看待。跟他的交往,自然、率性,不用戴任何面具。
冯仑经历过政治惊蛰,见证过牟其中的盛极而衰,还曾亲历海南的天堂与地狱,有此历练而能守正出奇者,偌大地产界唯冯仑几人而矣。有人说,冯仑这个董事长当得洒脱。那种洒脱,是一种举重若轻的释然。
我总是坚持认为,现代人,若非天才,就只有从以书籍为载体的文明积淀中汲取资源。文化资源加上自身的阅历与禀赋就构成了个体的思想。冯仑喜欢读书,但他身上儒雅的表现形式却是侠气、俏皮、轻松,甚至时尚。他对于行业、人文、社会的思考,绝不故作深沉,而听者笑过之后,总能在一片大白话里捕捉到远处的闪光。多年以后,当冯仑垂垂老矣,你可以称其为智叟。
我聆听过冯仑的几次“讲道”。他游历中国台湾、尼泊尔后的对比分析,他之于文化传承和现代制度的思考,包括近期他之于立体城市的想象,其深度和超前性远非一般地产商可以触及。但也正因过于超前,冯仑的言说被罩上了理想主义化,甚至是乌托邦的色泽。
任志强则是全然赤裸裸的现实主义。他所有的文章和辩论,都是针对当前的政策和市场。当然也包括他对个人财富毫不遮掩的公示,这里指的是他故意告诉别人的数百万年薪。在许多公众看来,任志强不是一直强调他只为富人盖房吗,所以他要炫耀自己的年薪,证明他就是富人——虽然董事会给他701万元年薪,实际到手的还不及他的讲课费。
老任曾经说,如果要靠国资委给的那点年薪,早就饿死了。他的身家,当然不是年薪,而是股权安排。
这一点,早在2001年9月任志强决定与华润集团分手,卖掉老华远地产(现华润置地)的股份时,就已经开始筹划了。那时老任就向我私下透露,新的华远地产,他将组建职工持股会来持有华远地产股份。
新华远地产的上市一波三折。与华润分手后,新的华远地产完全是按股份公司的方式运作,那时,任志强是想走直接首次公开募股的路子。但排队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太多,后来房地产又遭遇一轮又一轮的调控。时不我待,任志强决定借壳。
解释一下,时不我待是指出生于1951年3月的任志强,不得不面临国企领导60岁退休的规定。他必须在此之前,清清爽爽地完成上市的工作,同时解决团队的股权激励问题。
任志强曾经与福建一家ST公司谈过借壳的事,未果。后来那家公司退市了。然后老任又与北京的京西旅游(SZ000802)就借壳之事谈到较为深入的地步,亦未谈拢。后来,京西旅游改名为北京旅游,近期传出华力控股重组该公司的消息。
以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华远地产终于成功借壳湖北的幸福实业(SH600743)。华远集团是第一股东,任志强早已准备好的职工持股会也“潜伏”进去,成为第二大股东。职工持股会的公司名称叫北京华远浩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