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武宗如此追求自由

龙袍:正史中的那些另类皇帝 作者:杨书铭


 

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位出了名的好人,亲自建造豹房,邀请喇嘛、道士、游侠、宫女、太监,一大堆人同住同乐,不分贵贱尊卑。他们在一起练武习兵,是地地道道的师生关系。其中脸上有一道伤疤的江彬既是朱皇帝的武术老师,也是他的陪练,两人亦师亦友,最常见的场景是两人各带一支队伍展开对攻。队伍何来?太监和卫兵。

当年朱皇帝年方十六,正是求学上进的好年华,武艺和兵法进步飞速,以致于产生驯养老虎的念头。然而毕竟是青春少年,再好的学习环境都有逃学的想法。

某年八月初一,天微微亮,朱皇帝悄悄起床。

中国的历代皇帝都睡在一个特别大的集体宿舍里,皇帝本人睡在最里面、最豪华的床铺上,寝室外面有值班的宫女和太监守夜,这些人由里向外,分层次、分级别地看护睡着的皇帝,以备皇帝夜里所需。皇帝夜里究竟需要什么呢?在老百姓看来,不过起几次夜而已,可是皇帝的事不能从一般人的角度去衡量,皇帝睡着了,依然是皇帝,依然身系天下,因此片刻大意不得。这样看来,皇帝虽然睡在集体宿舍,却得到格外照顾,这是个不平等的宿舍。

回头看我们的朱皇帝寝室,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寝室里还多了几位——江彬等人。在宫女太监环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悄悄起床,尽量不去打扰外人,看来朱皇帝的优秀素质确实很多,这叫“不扰民”。

在朱皇帝带领下,这些人脚步轻挪,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寝室,转眼间出了德胜门。德胜门外,不再是皇宫,想一想不用继续蹑手蹑脚,不用担心被人发现,就像离校出走的少年一样,他们尝到了胜利的喜悦,高兴地哈哈大笑,然后拔脚狂奔。

这一奔,奔出去十几里路。我们的朱皇帝比起现在的青少年来,身体那叫一个“棒”!徒步前行,恐怕今天的少年连想都不想。朱皇帝也是人,况且是个少年,也会累,最后也不愿意走了。幸亏江彬来自民间,见多识广,当即对皇帝说:“等着,我去雇辆马车。”

马车雇到了,朱皇帝坐上去,擦擦汗水,继续谈笑风生。马车老板瞧了瞧这帮纨绔少年,心说:“看起来都是富二代,怎么连个坐骑都没有?”可是他敢想不敢问,只是策马向前,奔着昌平方向而去。

朱皇帝逃学成功,皇宫大内却乱成一团。大臣们吃完早饭,或者乘轿或者骑马或者步行赶来上朝,进门一看,唯一的皇帝学生不见了。这个班可怎么上?一大群平日正襟危坐的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找来太监询问。世上还真的没有不透风的墙,朱皇帝偷偷逃学,竟也有人察觉,向大臣们做了汇报。

自从皇帝接班以来,微服外逃已不是第一次了,他常常单骑远出,满山遍野地乱跑。为此大臣们苦口婆心、忠言逆耳地劝导皇帝,不要贪图玩乐,应该一心为国,这番大道理说了至少几百遍,怎么还是一点作用也没有!试想一下,这些人此时此刻失败感多么深重。

好在都是久经考验的人,大臣们并没有被逃学之事气倒,反而奋起直追,派出最有用的人才骑着最好的良马去追皇帝。朝廷良马日行千里,很快赶上了那辆马车。朱皇帝看到来人,挫败感油然升上心头,没好气地说:“不回去,就是不回去。”金口玉言,来人有何良策?没有,只好颓然地返回去报信。

朱皇帝撵走来人,心情大爽,继续北上。他要去哪呢?马车老板此时也有点傻眼了,车上坐的竟然是皇帝!而且一直往北去,难道要过关去塞北?我的天,这次出门也没跟家里人打个招呼,他们找不到我怎么办?小人物就是小人物,只知记挂家事,哪有皇帝胸怀万里的气魄。朱皇帝确实想去塞北,因为他知道塞北居住着少数民族,他们经常前来抢掠,发动一些战争。自己武艺在身,兵法又好,除了梦想着养几只老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成为威震四方的大将军。如何实现将军梦?当然是到战场上去。

朱皇帝怀着将军梦来到居庸关,守关大将张钦差点吓昏,还以为朝廷发生了什么大变故,皇帝被迫逃亡呢。朱皇帝毕竟年少,像所有心怀理想的少年一样,不大敢表露自己的想法,因此支支吾吾说自己想去塞北玩玩。张钦还没有表态,大臣们派来的使者已到,意思是让张钦无论如何拦阻皇帝,把这位逃学的少年送回去。

张钦手握宝剑,率领几万大军拦在朱皇帝面前,此时,纵有天大的本领也飞不过居庸关,朱皇帝只好憋憋屈屈转头回京。

这次逃学失败,让朱皇帝学到不少经验和教训,回宫后他老实规矩了好几天。大臣们暗暗高兴,想着皇帝到底是皇帝,终于回心转意了。殊不知,朱皇帝并不是善罢罢休的人,他利用这几天时间仔细谋划,设计一套周密的出逃计划,又一次踏上北去的路。让朱皇帝大感开心的是,那位不讲情面的张钦恰好外出巡视不在居庸关,如此一来,谁还能阻挡皇帝前行?

朱皇帝顺利过关,来到心慕已久的塞北大地,玩了个痛快,直到第二年才回京去。

尽管大臣们对此事耿耿于怀,轮番上奏折指责皇帝。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次出行大大激发皇帝的将军梦。此后,朱皇帝钦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一心一意期盼战争爆发。

还别说,威武大将军战绩不俗,曾经以牺牲六百人代价,换取十六位鞑靼人性命。为此朱皇帝十分高兴,下诏晋升“威武大将军”为“镇国公”,自得其乐。为了不让“威武大将军”疏于兵事,朱皇帝还多次命大臣们起草诏书,让他巡视边境,以震慑外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