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何为真正的强

中庸的谋略 作者:丹明子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路询问什么才是刚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刚强呢?还是北方的刚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刚强呢?用宽容柔和的态度去教育人,对于人家的蛮横无理也不加以报复,这是南方的刚强,品德高尚的君子具有这样的刚强。枕着兵器、穿着盔甲睡觉,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北方的刚强,强悍勇武的人具有这样的刚强。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与人协调但不随波逐流,这才是刚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刚强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刚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到死也不改变志向,这才是刚强啊!”

人生谋略

在孔子的学生当中,子路好勇、行善,以勇猛著称,所以他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刚强。孔子回答他说,所谓的刚强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宽容柔和的态度去教育人,对于人家的蛮横无理也不加以报复。因为这种刚强恪守中正,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所以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所具有的刚强。第二种刚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强悍,就像北方人那样,枕着兵器、穿着盔甲睡觉,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强悍勇武的人所具有的刚强。还有一种,就是子路自己的刚强。

这三种刚强,前一种柔中有刚,行动时表现得平静柔顺,正如南方人虽然力不如人,但却玲珑轻捷,行为恰到好处,自己的意志却始终保持中立,这种和而不流的态度,恰恰体现出了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反而是坚强的体现。就像老子所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知道刚健而拥有柔顺;知道明亮而拥有黑暗;知道荣耀而拥有屈辱。以合乎自然的手段,达到了刚强的目的。

同时,这种刚强也并非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而对他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孔子强调的是自然而然地感化他人,也就是化人于无形之中。做任何事都要适度,不会因为正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睚眦必报或是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这里有一个故事,一对夫妇带着心爱的儿子去意大利旅游,没想到途中遭到劫匪的袭击,他们的儿子死在劫匪的枪口之下。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夫妇二人陷入极度悲痛之中。可是,就在儿子死去几个小时之后,父亲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儿子的心脏移植给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一对肾脏分别捐献给两个肾病患者;眼角膜捐献给两个有失明危险的意大利人;而儿子的胰腺可以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就这样,死去的儿子帮助了5个意大利人。这件事情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震撼与羞愧。

这对夫妻是坚持人道主义与尊重生命这一人生理念的,在心爱的儿子被害后,他们以柔顺平静、自然的态度体现出他们的人生理念,这种柔顺并非懦弱的退让,而是以平静的心态不去做任何违背自己理念的事情,这是寓刚强于柔顺之中,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所以能给他人以最大的心灵震撼。

那些真正长于教化人们的人,对人对事的态度总是十分随和,正如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那么,水有怎样的特点呢?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水有利于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住在像水一样顺应自然的地方,心胸像深渊一样顺应自然地保持平静,待人真诚仁义,说话像水一样堵止开流,善于遵守信用,理政治国像水一样,善于净化污秽,处事像水一样,随物成形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像水一样涸溢随时,自然顺应天时。正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不会招致怨恨。水有随物成形、不偏不倚、不分不别的境界,所以能以柔克刚,这正是中庸之道自然而然、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的状态的体现。

第二种刚强,更侧重于体力方面的强大,是一种宁死不屈、一往无前的力量。北方人的生存环境多为荒芜之地、穷山恶水,他们要想生存,就要与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所以体力的刚强在强悍的北方人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他们也因此善于驰骋疆场,敢于英勇赴死。然而,强悍勇武的刚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使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真正的君子所推崇的刚强是心理的刚强。心理的刚强看似柔弱,却有破壁透坚、摧枯拉朽的力量,这种发自内心的刚强,可以使人始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像汉代的谋士张良,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帮助刘家安定天下。而项羽虽然勇力过人,“力拔山兮,气盖世”,结果却让自己的江山易姓他人。明代刘伯温所著的《郁离子》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晋郑之间的地方,有一个性情十分“刚强”的人,他射箭时如果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下围棋输了,就把棋子咬碎。人们都劝他认真想一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他听不进去,最后因为这样的刚强而暴病身亡。看来,真正的“强”确实不一定要体现在外表上,正如苏轼在《留侯论》中所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心理的刚强还表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国家政治清明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到死也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正刚强啊!孔子曾经说,“国家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昏暗,行为正直而言语谨慎”。君子可以做到在政治黑暗时言语谨慎、不怒不怨,也绝不会在荣华富贵前面骨软筋麻,改变自己的志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说,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刚强。

孔子说的第三种刚强,是子路自认的“强”,其实就是“勇”。子路向来以勇自负,有一次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便坐着木筏子到海上去。跟随我的人,恐怕只有子路了吧?”子路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孔子又说:“子路这个人喜好勇敢超过了我,这没什么可取的啊。”子路的“勇”过了头,变成了缺乏理智的鲁莽,因此孔子并不欣赏子路的这种刚强。

孔子告诫过子路:“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会与他共事。一定要面临事情时惊惧而谨慎,善于谋划完成的人才行。”孔子还估计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遗憾的是,子路并没有听从孔子的告诫,始终性情鲁莽、勇武好斗,结果真的被孔子言中了,子路在卫国的内乱中被杀身亡。

人过于刚强,就容易夭折,这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我们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