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把照料和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天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们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但只靠母亲单枪匹马,孤单作战,是很难培养出身心都能均衡发展的人才的。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是母亲替代不了的。父亲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母亲难以比拟的。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一个有鲜明个性的文学家,他的小说语言简练生动,风格幽默诙谐,他对孩子的教育就像他写的小说一样,也充满了幽默、轻松的情趣。
马克·吐温有3个女儿,他对她们无限慈爱,舐犊情深,家庭中充满了温馨。从女儿开始懂事的那一天起,他就让她们坐在自己就座的椅子的扶手上给她们讲故事。故事的题目由女儿选择,她们常常不假思索地拿起画册,让父亲根据上面画的人或动物即兴编故事。马克·吐温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编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但是每次他都非常认真,从不敷衍。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父亲从来不摆出长辈的架子,从不训斥女儿。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再重犯,只是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颤悠悠地向郊外驶去,一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大女儿苏西动手打了妹妹克拉拉,尽管事后是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的,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由女儿自己提出,经由母亲同意并付诸实施。苏西提出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犹豫了老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份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马克·吐温给予女儿的是友好、接纳和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女儿在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对父母充满了爱与尊敬。
一位工作繁忙、事业有成的父亲,对独生女儿只是简单地实行三条:表达对她的爱;抽时间和她在一起;用她的眼睛去看世界。然而这三条,对一个父亲来说,实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