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造高素质女儿,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2)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2 作者:庞椿盈


我和红深深感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大。

从4岁起,啾啾就迷上了阅读。从幼儿园回来,她一进门,总是鞋子都来不及脱,就挑了一本书,坐在地毯上读了起来。她告诉妈妈:“我看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在里面似的。”她和红各人捧着一本书在读,小燕催她们吃饭,两人都充耳不闻。

会阅读后,家里的藏书对于她有了全新的魅力,她经常会抽出一本来翻翻。一天,红说没有看过《战争与和平》,这边家里没有,我说有,啾啾也立即说有,立刻替妈妈找了出来,可见对家里的藏书已经相当熟悉。过了几天,她看见红在看别的书,就问:“你为什么不看《战争与和平》了?”红说:“我

翻了一下,觉得别的书更好看,就看别的书了。”她说:“你没有进去。”真是一针见血。

随着年龄递增,啾啾开始思考越来越多的问题。有一天她对妈妈说:“我知道了,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妈妈不明白,啾啾解释说:“比方说,我刚才说的话,刚才还在,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我想留下它,但已经留不住了。”

当我听到妻子转述这段话时,不禁疼惜又骄傲地惊叹:“老天,我的小哲人!”

啾啾一天早晨突然问我,在世界另外一个地方是否还有一个自己?我听到这个问题时,汗毛都立起来了。顿了顿答道:“可能你俩还能遇到呢。”但啾啾忧伤地说:“不会遇到的。”她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回头跟妈妈说:“我想知道自己老了以后,是否在世界另一个地方会长出一个人,虽然和我长相不同,但那个人其实是我。”小小年纪,已经想到轮回的问题,我再次被女儿震撼了。

千万不能小看孩子,因为四五岁大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死亡、长大等问题,只是大人没有注意或者忽略,甚至压制他们的一些想法罢了。虽然父母回答不了很多问题,但要清楚能提这样问题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要做的就是满怀兴趣地聆听,并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探讨。

啾啾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看似很奇怪的问题,我认为是读书的原因。我家里有几万册图书。经常的情形是,我和红都在忙,我突然想起她,很长时间没听到她的声音了,在卧室里找到她,只见她坐在窗边,捧着一本书,在专心地读。我问她一句什么话,她一脸茫然,可见读得很投入。这情景真令人感动。

我知道我的女儿能够享受阅读的快乐了,应该给她准备更合适的读物,就选购了一套世界文学名著的缩写本,有20多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基本上读完了。最早读的是《鲁宾孙漂流记》《苦儿流浪记》和《八十天环游地球》,她最喜欢的是《堂吉诃德》,经常笑谈其中的情节。

啾啾看书是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的。比如说,读《聊斋志异》连环画,她发表议论:“都是写爱情的,写一个书生爱上一个有点儿神秘的女孩。”很准确。

一次聚餐时,一个朋友拿一本兰波的诗集让她和另一个女孩朗读,朋友告诉红,她朗读得好,还评论这首是儿歌,那首是童话,都不是诗。问她什么是诗,她的回答是:“一个句子放在事物之中。”朋友觉得另一个女孩朗读得不好,要教那个女孩,她制止,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感受。”

在我们家里,我和红的日常生活就是看书。我几乎不看电视,红也就看看球赛,偶尔看一两部电影。除了收发邮件,我们都基本不上网。在这样的氛围中,啾啾喜欢看书和学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她看电视也很少,小时候看动画片,上学后连动画片也不怎么看了,因为课余的时间太有限,她要省着用,看她喜欢的书。至于网瘾之类,对于她就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了。

我深信,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当然,所谓熏陶是广义的,并不限于家庭的影响。事实上,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就开辟了熏陶的新来源,能够从好书中受到熏陶,这是良性循环,就像那些音乐家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熏陶之后,又从音乐中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