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活出真实的自我(8)

改变1%就有好分数 作者:田宇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我是高二先在理科班读了三个月包括参加了一次半期考试后,被班主任李仲民老师给硬生生“撬”到文科班的,不过也不算突然,那句“文科料”的评价就是这位语文老师在高一时给我的评语(他虽然是理科实验班班主任,也同时教文科实验班的语文)。李老师跟妈妈也商量好,事已至此,我已别无选择,挣扎了几下不为真的要继续留在理科班,而是为祭奠自己对理科长久以来的爱,也同时在心里感觉离清华更远了……

刚到文科班不久,就参加了一次月考,那一次考试历史和政治都不及格,分别是56和58,历史毫无悬念地成为班上倒数第1,政治似乎还过得去,因为在没理解那些理论的时候考出这样的成绩在当时比起来还算理解力OK。看到各科排名的话更加令人心痛——历史考了文科的第159名,全年级文科还不到200人吧……可以安慰一点的是地理考了70多分,算是吃老本吧,我对于地理的热爱是由来已久的,相比起来这是一个偏理的科目。

这个时候对于自信心的打击当然是很大的,遭遇变故的同时还遭遇低谷的双重打击。身为实验班的,考出这样的成绩觉得颜面全无,而且对于未来也十分的迷茫。天知道我何时才能翻身,才能出头。

我不是唯一一个在此时转科的,我们班还有一位女生跟我一起转到文科实验班,就此成为同桌,其他文科班也有转进理科生。所以,我也不是唯一一个遭遇如此灾难的。

记得很清楚,那次考试的年级总排名是年级74,实验班倒数第3。这个排名似乎还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那么接下来除了补救缺失与接收新知识的矛盾碰撞,还有就是对未来的一丝丝期望,和与自己内心的痛苦作斗争。

我踏上了征程。

历史让我十分的无助。除了上文提到的补笔记,可是历史不论怎么做题,考试就是考不好,选择题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记忆型的题时常错,再难一点的理解或分析题更是必错无疑,解答题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答,撒大网式的写了一大堆能够找出来的得分点却没有几个……这是很悲凉的吧。当时的历史老师付贤峰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平常就总是关心我,问问笔记做得如何啦,题做得怎么样,跟得上不,有什么问题等等。即便我考得很烂,做得很差,依然跟我说哪里做得好啦,发现我的亮点。我的内心就有一个强大的愿望,想要把历史学好,想要满篇的得分点——被红笔写上好多个分数,而后想要总分和排名上的突破,这一切都想要给付老师看。

同时,政治也让我很无语。虽然老妈是优秀政治老师,可是我的政治一点也不优秀,我可以找借口说老妈当初志愿不是政治,是被刨堆刨去的,她本来是心仪中文的,所以我没有也不可能遗传任何基因……和历史一样,政治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瓶颈期,还是只会撒大网,乱抓知识点。我当时是连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知识点都混着用,当然得不到分咯。

在那其间相当地痛苦。尤其是第二次大考到第三次大考之间,我总排名先从年级74名上升到60名,这点进步让我很不满意,而后居然又来个60名,差点把我气炸了。难道我做了那么多努力竟然一点起色都没有?!我开始怀疑,开始惶恐,开始退却——不过一想到直升考试到中考的那段时间,我又重新燃起战斗的火焰。不过就是转科遇到的困难嘛,有前辈在高三的时候才转科,都可以补完了比我们更多的想象不到的笔记,还在最后的高考取得不赖的成绩,我们还多了将近一年时间呢,难道不能有所作为吗?

也许是由于曾经苦难历练后的淡定,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我大概就是带着一份不信邪的执拗这样不断地做题、温习,温习再做题。找不到方法就干脆把书从头看到尾,历史书的外国近代史部分已经被我烂熟于心,哪个知识点在哪一页都有些印象,哪个问题搜索引申出的其他问题也能够列出个一二三点来。

在高二下的一次月考,奇迹来了——我的历史居然考了94分——年级第15名!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绝非偶然,因为考试的时候我就有感觉,那些选择题每一道看起来都那么熟悉,不是题目,而是它考查的知识点我都有印象,我不光能说出“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这就是我之前一直希望而从未体会的感觉。

想想从末尾的159名,到了15名,这该是多大的进步啊!我多想把试卷拿给付老师看,听他给我分析,让他能够更放心,而且有那么一点点欣慰——遗憾的是,我们敬爱的付贤峰老师在寒假过年期间——2007年2月21日(初四)离开人世……

曾经给了我那么多鼓励和催生我动力的人,就这样离开了,我遭受的打击也不小,都没有机会报答他,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遗憾。我丢掉悲伤,带着对他美好的温暖的回忆,继续前进,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干得更好,可以说因他我创造了“历史”的奇迹,接下来还要做更多,向着远方进发——后来的宋廷飞老师也像付老师一样给我关怀,也是不仅在历史这一科,在语文等其他科目上也给予我关注,这多少让我放下了那种遗憾,多了奋进。

一科有突破了,其他科也会受到带动。不多时,我的政治也由当初的133名,突飞猛进到了第16名,这下我终于可以向老妈交代了。而语数外这三科也找到了迷失的路径,回到了正轨,地理的优势也愈加明显了。然后我的年级排名也越来越看好了,60名到了34名,再到了23名。真的要用“欣慰”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付出的回报渐渐显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