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我也做了很多选择,诸如大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竞选系里宣传部长,大二参加各种比赛,放弃大三出国机会及不报考外交部等等。
这时,“选课”都只能算做小儿科级别,那基本上对于未来没有大的利害关系。相对影响大一点的类似社团与课业之间的冲突,恋爱与个人学业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需要多方面考察慎重考虑。而另外是否出国、是否继续读研、是否考外交部一类的才真能算做抉择,一步棋,未来的方向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每做一个决定时,不可能完全想到之后的情况,甚至都不知道这条路走下去是一路花香还是荆棘满布。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做好准备,了解得越多做决定的思绪就越清晰,越能够考虑到各方面,而选择之后不管遇到什么,那都是我们应得的,能够改变的是接下来一步做什么。如果你把自己的头脑训练得冷静一点,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一点,把遭遇痛苦和压力的承受力提升一点,那么不论选择哪条路,你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走下去。
有人会不平,我参加了那么多活动,为什么课业没有落下,在获得各种奖项乃至知名度的同时,还能拿学校的奖学金——那么,我回答,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这么贪心的。
我并不是最强的那一类人,我只是做了自己的选择,然后这样努力下去。就像今天,在我完成这篇文章之前,我刚用PS做了德法文化节开幕海报初版、运动会法语系系服最终版、话剧社《恋爱的犀牛》海报初版,我还负责文化节一个音乐剧的排演,系里宣传部的工作还要照常进行,而明天我还要为话剧绘制背景……
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要这么忙,我选择了大学生活不要乏味,我也选择了不要平庸。那么既然选择了,在获得美好的一切时,也要承担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效应。
我想说,我之前做过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如果走了一条弯路,那么我吸取教训重新上路,如果相反那么也不沾沾自喜,拾起经验,继续上路。
希望我的文案对大家有或多或少的作用,能够减少你们走弯路,如果你能找到点自己的影子而产生共鸣,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就不祝愿什么“高考成功”之类的了,路要自己选择,也要自己把握,当你做了一个选择那不过是另一个开始。
也许“永远在路上”是对我很好的写照吧,我会继续在路上行进……相信你也一样。
· 梁婧云 1989年5月出生,四川人。2008年由成都外国语学校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曾获各种绘画大奖,包括国际“地球·环境”绘画大赛特金、金、银、铜和优秀奖,另有西班牙、韩国、日本绘画大赛奖项,全国“小星星杯”等比赛特等奖、一等奖,以及省、州市各种比赛奖项,绘画入选报纸、书刊,参加各种展览等。
获得两次西昌市市级三好学生,多次校内、班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数学竞赛市级奖项、全国作文竞赛优秀奖等。
2005年以全额奖学金升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实验班,2008年以成外第1名分数保送进北外法语系。
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大一学年获得北外校级二等奖学金及社会工作奖。任职法语系宣传部干事,并在系刊《劲松》有自己的版画专栏,以及有多篇文稿发表。在学校担任校话剧社舞美,动漫社干事及学生自创报纸《外,域》美编。参加各种摄影比赛获得过校级、系级奖励。
2009年9月至今——参与国庆方阵,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2009年参加北京学生法语风采大赛,以第1名成绩进入复赛,在复赛中获得三等奖和最佳人气奖。现任法语系宣传部部长,并负责系文艺团话剧部分。在校内任动漫社副部长,《外,域》美编组长和话剧社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