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成功启迪事实胜于雄辨。集中投资,优化投资组合相对于分散投资,跟风购买多只股票,战胜市场的概率更大。有人还做过这样的统计:
(1)在3000 种15 只股票的组合中,有808 种组合战胜市场;(2)在3000 种50 只股票的组合中,有549 种组合战胜市场;(3)在3000 种100 只股票的组合中,有337 种组合战胜市场;(4)在3000 种250 只股票的组合中,有64 种组合战胜市场。
这也就是说在投资组合中选择15 只股票,战胜市场的概率是1/4;在投资组合中选择250 只股票,战胜市场的概率只有1/50。
在以上的统计分析中,还没有把交易费用考虑进去。如果考虑交易费用,投资越分散,交易成本越大,战胜市场的概率则更小。巴菲特因此特别提醒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越多,投资越分散,组合收益率超过指数收益率的概率越小;相反,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越少,投资越集中,组合收益率超过指数收益率的概率越大。
最多的利润来自于最少的组合我们宁愿要波浪起伏的15% 的回报率,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的回报率。
——沃伦· 巴菲特巴菲特的独门匠法传统的投资理论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主张多元化投资,投资者手里一般握有一些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股票,有时甚至在对某只股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买入。而巴菲特建议,买5 ~ 10 只,甚至更少的股票,并且将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上面。
巴菲特认为多元化是针对无知的一种保护。对于那些十分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的投资者,多头出击是毫无意义且风险极大的无知行为。
《福布斯》的专栏作家马克· 赫尔伯特根据有关数据进行的检验表明:
如果从巴菲特的所有投资中剔除最好的15 项股票投资,其长期表现将流于平庸。分析表明,巴菲特将自己集中投资的股票限制在10 只,对于一般投资者集中投资股票的家数建议最多20 只。事实上,巴菲特集中投资的股票常常只有5 只左右。
在这一点上,巴菲特受到近代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的影响很大,凯恩斯被认为是投资领域的大师,他曾说过,他把大多数钱投资在少数几家企业的股票上,并且十分清楚这些企业的投资价值。
巴菲特接受了凯恩斯的思想,于是采取集中投资的策略,这种精简措施就是只投资在少数他非常了解的企业股票上,而且打算长期持有。巴菲特降低风险的策略就是小心谨慎地把资金分配在想要投资的标的上。巴菲特常说,如果一个人一生中,被限定只能做出10 种投资的决策,那么出错的次数一定比较少,因为此时更会审慎地考虑各项投资,才做出决策。
巴菲特强烈建议,投资股票的数量不要超过15 只,这是一个上限,超过这个数字,就不能算是集中投资了。因为如果投资者手里握着几十只股票,他不可能将每一只股票都了解得很透彻,而这是非常危险的。
实践证明,在投资股票时,最多的利润往往来自于最少的股票组合。
当然,在某些年度采用集中投资方式其遭受的损失也是重大的,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在某些年度的投资回报率波动性大。
尽管采用集中投资策略回报率的波动率比较大,但是,集中投资策略在长期内的总投资回报率却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而分散投资方法最多取得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这与采用集中投资策略所获得的回报是无法比拟的。况且采用分散投资方法进行投资其回报率也是有波动率的,因为市场是变化的。既然这样,投资者对采取集中投资获取高回报又何乐而不为呢? 业绩波动大些又何妨。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们宁愿要波浪起伏的15%的回报率,也不要四平八稳的12%的回报率。”
1965 年,巴菲特开始接管伯克希尔公司,在他的经营和管理下,伯克希尔公司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 美元成长到39 年后的50498 美元,达到约为22 2%的年复合成长率。而在此期间,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约为10%。这其间的差异是相当惊人的。也许你会说,这只能说明伯克希尔的整体收益水平高于美国主要股票的收益水平,并不表示伯克希尔的股票收益水平也能达到这个水平。的确如此,因为伯克希尔公司以上收益中同时包括了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企业并购等。但是看了下面这个分析你也许就不那么认为了。
1999 年,罗伯特· 哈格斯特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对伯克希尔公司1988 年至1997 年的年报中披露的主要股票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他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这10 年间,在巴菲特的管理下,伯克希尔公司主要股票投资平均年收益率为29.4%,与标准普尔500 种股票指数(同期平均年收益率18.9%)相比,高出了5.5%。这其中的原因,罗伯特· 哈格斯特朗认为是,巴菲特将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可口可乐等几只股票上。他认为,如果巴菲特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资金平均分配在每只股票上,那么,在同等加权的情况下,平均收益率将为27.0%。与集中投资这几只股票相比,平均收益率下降了2.4%。换句话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收益相对于标准普尔500 种股票指数的优势减少了近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