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中生有非贬义,等米下锅是拙妇

观念定成败:决定你成败与命运的16堂课 作者:张守富


——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我们很多人总是习惯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东风没来,最后也总是喜欢发感慨:“唉,只怨东风!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其实,这只是人们以某种条件的欠缺,来替自己开脱,总想要推卸无法完成某件事的责任。因为没有这,我们怎么干得了那?于是很多事情被我们搁置一边,理由是我们不具备某一条件。

比如,有肉的时候我们觉得卖不了,因为没有秤,等有了秤的时候卖肉的就不只是你一个人了。我们总抱怨条件不足,可却不曾想过我们应该怎样弥补。

条件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等来的。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弥补条件的欠缺。

只是我们不曾想过要怎样去做,因为我们觉得这些事情不应该由我们来做。每个人都可以做有米之炊,而只有真正的巧妇才可以做无米之炊。巧妇和非巧妇的最大区别是:巧妇可以把无变为有,而拙妇只能将有变成无。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托词,“无中生有”多有贬义之嫌。而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用积极的超前思维去衡量,让“无”生“有”应是“巧妇”的特征之一。

有一个年轻女孩,她的梦想是开一家大型超市。她的父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决策者,有着很好的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还有几个亲戚在商业银行里担任着高层领导的职位,假如当时她能够利用这一切,会很快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她忽略了这些有利的条件,跑到外地去开创事业。尽管她十分精明,也足够勤奋努力,但是,直到她四十多岁后才实现了这个愿望,耽误了为其他更高的目标而努力的时间。回想往事,她悔恨自己当初的愚蠢行为,身边放着“米”却不懂得利用,白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利用机会,是很难迅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的。不懂得“无中生有”,把没有条件当成自己不作为的借口,即使再才华横溢,也不可能轻易地出人头地。一句话,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机动车”。

清华大学有一个学生,她青春美丽,才貌双全,但却年少家贫,父母老病,她很需要钱。还在读大三时,就去了一家夜校担任老师,专门培训电脑人才。按说,她应该对此满意,起码,她可以将薪水的一半寄给父母了。但是,半年的业余教师生涯,使她接触到多种阶层、行业和年龄的“学生”。她发现:

由于夜校电脑设备不足,这些学生难以充分学习实际操作。能否与一家电脑销售公司联手,他们提供电脑,我们提供潜在的客户?果然,一家电脑公司对她的建议很感兴趣。合作伊始,就产生很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因为信任,毕业时纷纷向这家公司预订或购买电脑。公司很快决定聘用她为业务代表,负责这块市场。由于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开始走俏。她意识到:网络将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网络知识培训业务,一定会有广阔的商机。那时她已经大四了,学业相对轻松,又面临找工作,所以她决定通过夜校寻求成功的途径。夜校很赞同她的计划,很快便进入操作阶段,并聘请她为副校长,年终按所获纯利润的30% 给她奖金。很多人羡慕她,她对学弟学妹们的崇拜只用一句话作答:最要懂得借别人的好母鸡生蛋。

“无中生有”的案例比比皆是。甲乙两个卖雨伞的南方人来到北方,半年后甲生意平平,乙却销售告罄。原来北方雨水少,用伞的人不多,甲喊破嗓子卖雨伞还有许多积压;而乙在晴天把阳伞固定在少女自行车上卖出,还在游乐场、公园等地方作为固定装饰用,就这么销售一空。美国人拍中国故事“花木兰”,美国原来并没有这个资源。许多注册商标和域名也是这样,只要用敏感和智慧注册一个商标,也可“无中生有”带来财富。最怕你虽有这个产业,或者你就在这个商品的身边,却把“有”变成了“无”,让毫不相关的人和地方“无中生有”发了财。这就是虚拟经济有时高于实体经济、无形资产大于有形资产的道理。

要走“无中生有”的路,就要有眼光创新路;要走“无中生有”的路,就要有新方法,搭别人的车走自己的路,或借用别人的路行自己的车;要走“无中生有”的路,还要有很高的心理素质,套用一句话是:借鸡生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