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气也有“保质期”
一些产品特别是食品大都有“保质期”,保质期一过,这个产品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殊不知人的才气也有“保质期”,如果过时再用,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眼下,不少公司在用人方面论资排辈倾向严重,总觉得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要独当一面似乎还嫩了一点。尤其是要将他们放在重要位置上常常是不很放心,往往以“再锻炼一段时间”、“再考察考察”等托词,将有用人才搁置不用。长此以往,就会使该培养的人才得不到培养,该使用的人才得不到使用,不知不觉中人才就过了“保质期”,也就影响了人才价值的最大发挥。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在青年时代所获得的成就比壮年时期要多得多。宋朝的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入中年后便逐渐委顿了。
谢肇淅以此为例,曾感叹说:“人之才气,须及时用之,过时而不用则衰矣。”
19 世纪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篇评论果戈理的文章中说:“优秀的人们,这样或那样地都是在生活的重担下变得疲惫无力的;但等到时机一到,当他们从对于鲜丽的青春的热情迷恋中清醒过来,用成年人的敏锐的眼光看生活的时候,他们就都萎亡了。普希金的性格虽然轻松而欢快,可是在30 岁以后,却像果戈理一样,精神变得疲惫无力了,失去了成为民族领导者的力量,过不了几年就死了。”当然,对于那些本来很有才气,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年龄区”而遗恨终生的人那就不计其数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及时发挥出来呢?
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个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的人,很难在比赛中夺取冠军。青年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要相信世上没有什么高不可攀的山峰。马克思曾多次运用过这样一句格言:“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是伟人,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
正确处理积累和创造的关系。输入是为了输出,学习是为了用积累起来的知识去创造。古今中外有不少人,知识非常渊博,但却毫无建树。东汉时的胡广,有“万事不理问伯始”之说(胡广字伯始);唐朝李善也是知识广博,为《昭明文选》作注,旁征博引,后人叹服,但却没有自己创造的东西。在知识不多时便可直接进入创造,按创造目标的需要选修知识,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爱因斯坦在大学时,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到他攻克相对论堡垒时,发现所短缺的正是几何,于是他下苦功学了七年数学,终于取得辉煌成果。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据估计,人类知识的总量每隔7 年至10 年就要翻一番。
因而应尽可能地早一点选择目标,使自己的知识积累带有方向性。否则,就会被越来越为之爆炸了的知识所吞没,纵然你有满腹学问,也可能一生无所作为。
讲究方法,善于过渡。人人都知道,得法者事半功倍,如果一种方法不成,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如果没有直接通达顶峰的大道,可以另找羊肠小道。一手摘不到苹果,可以搬个凳子,也可以用竿子打,还可以摇树或借助梯子去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善于过渡的人,大学毕业没有能在大学或科研单位工作,他就去当银行的小职员,边工作边研究。如果他只想坐直达快车,不肯在必要时坐船或骑马,那他就可能坐失良机,永远被埋没。
“常用的钥匙总是发光的”,这是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要使自己的才能不断发出创造的火花,就需要经常使用才能。爱迪生一生中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发明,不就是他经常搞发明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