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董仲舒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 作者:张在军


生平介绍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省景县)人。中国西汉中期著名的儒家学者、哲学家、教育家。

他的家庭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并有大量的藏书。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自幼好学不倦的习惯。董仲舒以“三年不窥园”的专心和精神,习得了广博的知识。汉景帝时为博士,授徒讲学,采用老学生带新学生的方式。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应召对策,系统地提出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张。于是遣为江都王相,又调任胶西王相,董仲舒在为仕的经历中,深感封建政途的艰险和皇族封王的骄横难事,因恐久职获罪,病免归家,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董仲舒回家后,以修学著书为事。他的著作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失传了。有关董仲舒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123篇,大部分已亡佚。今存由后人辑录的《春秋繁露》82篇,《汉书·董仲舒传》载有《对贤良文学策》,其他散见于《史记·儒林传》和《汉书》的《五行志》、《艺文志》、《食货志》、《匈奴传》。

教育思想

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把教育看做政治事务,十分重视教育在维护封建统治过程中的作用。他主张:“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帝王“受命于天”,故权力只宜独揽而不容分割。封建大一统是天地不变的原则。“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他指出,政令的统一必须以思想学术的统一为前提。因为儒家最重视正名定分,最合于封建中央集权政体的需要,所以董仲舒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董仲舒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把“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先秦儒学加以改造,并利用《春秋》经文字简单隐晦,便于穿凿的特点,对其中的“大一统”的思想加以发挥,认为要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首先必须加强思想的统一。

董仲舒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就开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正统”的先河。

二、置明师,兴太学

董仲舒认为,朝廷求得贤才最根本、最可靠的办法,是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贤士。他对汉武帝说,平日不培养贤士,而想求得贤士,就像玉不经过雕琢而要求玉有光彩一样;培养贤士没有比办太学更为重要的了。太学设在国都,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聘请高明的教师培养天下的士人,经常地考问他们,以发展他们的才能,这样,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正由于太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选派他们担任各级官吏,便可以按照儒家的一套统治术去教化万民。所以董仲舒认为,太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推行教化统治术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董仲舒由教化提出改革吏治,由改革吏治建议兴办太学,培养既忠君又善于治民的官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他把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私家养士的风气,发展成由封建国家统一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是有贡献的。此后,太学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之一。

三、重选取,广取士

董仲舒还认为,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术能否推行,关键在各级官吏。他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他更反对当时“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他认为选用官吏应以“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为原则。只有贤能的官吏才能担当起教化人民的职责。于是他向汉武帝建议,规定诸列侯和郡守每年在他们管辖的地区内,贡举贤士二人,以供朝廷考察录用。贡举贤能者赏,贡举不肖者罚。这样,诸列侯和郡守就会尽心访求贤才,天下的贤才也就能为朝廷所用。

教育方法

董仲舒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和方法。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具有“圣化”之功,“善为师者,即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在他看来,一个好的教师在品行方面必须“美其道”又“慎其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机制,做到适时量力。不急不缓,从容引导,使其事半功倍。对学生,董仲舒也提出了学习中的具体要求:

贱二贵一。董仲舒认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专一,“目不能二视,耳不知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是故君子贱二而贵一”

形静志虚。董仲舒认为学习须虚心沉静,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悟解,体会精微。他说:“夫欲致精者,必虚静其形,……形静志虚者,精气之所趣也。……故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

事在强勉。董仲舒认为,为学要不畏艰苦,他提倡强勉而进,因为“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博贯多连。董仲舒要求学生读书时,不可就事论事,而应融会贯通,博节合宜。他说:“得一端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则天下尽矣。”

董仲舒作为封建大业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在政治思想界和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表明,董仲舒是我国封建教育确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