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守仁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 作者:张在军


生平介绍

王守仁 (1472年—1528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他在“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他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赦归为江西庐陵知县。此后,历任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又巡抚南赣、汀、漳等处。50岁时升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退职回乡。晚年又总督两广军务,病死归途。王守仁30多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利用从政之余进行讲学。谪居贵州龙场驿时,建龙冈书院,主讲贵阳书院;巡抚江西期间,立社学,修濂溪书院,集门人于白鹿洞讲学;总督两广军务时,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和敷文书院。退职回乡期间,先辟稽山书院,后办阳明书院,并讲学于余姚龙泉山寺,各地学者云集,环坐听讲者达300余人。他的办学、讲学活动,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的著作,后人辑为《王文成公全书》38卷,收录了他的语录、诗文、信函、奏疏等几乎全部字,并附有详尽的年谱。其中最能反映他教育实践和思想的是《年谱》、《传习录》、《大学问》。

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明伦之学的内容,“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这些内容是人“性分之所固有,而非假于外者”。他企图把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人所固有的、永恒不变的“天性”,以名教来反对本阶级内部的政治改革和农、工、商阶层的反抗斗争。

关于学校教育,他说:“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他没有明确否定学校中有培养学生才能的任务,但他的着眼点主要还是“以成德为事”,国家对人才也应是“举德而任”。他把道德抬高到绝对的地步,认为圣人“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于才力也”。学习的目的既在于求为圣人,就应当以去人欲、存天理为追求,而不能是从知识、才力入手。

二、教育内容

王守仁论教育的内容,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他对于习字、习射、学琴乃至举止等也都表示过关心。至于他所谓的“实践之学”范围就更广泛了。在他平生的讲学过程中,由于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事实上也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风。这是和他“致良知”的教育哲学相一致的。他主张的“致良知”的道德教育,虽然反对“蔽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格物上考索,形迹上以拟”,但又不是悬空思索、空口讲说所能奏效,“必有事焉”才能有助于存心、养心。也就是强调在事事上磨炼,促使德性自觉。他认为以上内容都是有助于存心、养心的。

王守仁把读经、习字、学射、学琴数者当做教育内容,含有德、智、体、美各种教育的成分,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育质量无疑是有好处的。他主张的“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对于陶冶学者的精神和品德也有益处,不过注意力过于集中于“存心”、“养心”的道德教育,这是不可取的。

教育方法

1立志、乐学。王守仁认为学者首当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内发的动力因素,又是为学的方向。“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学者自己如无学为圣人之志,则师友的管束只能给他带来苦处。学习圣人所必需的诚意、正心功夫皆是自家事,别人助你不得,所以他要求他的学生“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的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法,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正确的启蒙教育应该考虑到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像园丁栽培花木一样,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增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在学习内容和次序的安排上,规定“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注意动静搭配,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而“乐习不倦”。

2省察克治。王守仁倡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鞭策,静坐内省,戒慎恐惧,以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修养方法即所谓的省察克治。

譬如对于静坐,王守仁说:“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静坐的目的“非欲坐禅入定也,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孥,未知为已,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

王守仁认为,静坐可以使人略略摆脱杂念,专意于学。但他反对释氏的坐禅入定以见真我之说,认为它“徒自惑乱聪明,敝精竭事,无益也”。

3笃行实践。根据 “知行全一” 的观点,王守仁在教学上特别注重

“笃行”,即事上磨炼,躬身实践。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联系当时学者知行脱节,王守仁的实践之说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是,为了突出真切实行的重要,他增大了“行”范畴的内涵,把意念活动也作为“行”,比如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了”。所以被人讥为“以知为行”。即便如此,也不能认为王守仁就走向了“以不行为行”的歧路,因为思辨体系中的部分失误,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立言宗旨之必然取消。

4自求、自得。王守仁在教学方面注重自求、自得,他说:“夫学,贵得之于是心。求之一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要求学者自己动脑筋思考,敢于怀疑而不盲从,但别人意见正确则应虚心接受。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他反对教师繁文饰辞、空口讲说,要求教师运用简洁的语言“点化”学生,使觉意味深长。

5因材施教。王守仁认为,由于学生的“才气”不同,“分限所及”不一,教学便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须因材而异。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注意不到学生的个性、才能或修养水平的差异,或是拘于定格来品评学生,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教学。他把成功的教学比作良医对症下药,说:

“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病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

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他提出的根据年龄和程度的区别而因材施教,分别施行灵活简明的、容易为人接受的教育方法,为后来的教育家所吸取。

6循序渐进。王守仁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反复这样讲,目的是使人理解、体悟贪多却食而不化。他比喻说:“凡饮食只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中,皆伤食之病也。”他反对读书时死记硬背、贪多求快,以求融会贯通能生实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