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场心理蹦极,突破胆小极限
有些人就算是被人欺负了,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也还是忍气吞声,这种逆来顺受的性格会导致别人的再次侵害。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有这样一篇文章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一天,史密斯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他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史密斯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你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于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你讲妥,每月30卢布……”
“40卢布……”
“不,30……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30付教师的工资的……呶,你待了一共两个月……”
“两个月零5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你60卢布……扣除9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你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3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3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12卢布……柯里雅有病4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3天,我内人准你午饭后歇假……12加7得19,扣除……还剩……嗯……41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两眼发红,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你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2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由于你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10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由于你玩忽职守,你应负一切责任,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5卢布……1月9日你从我这里支取了9卢布……”
“我没支过!”尤里娅·瓦丽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41减26净得15。”
尤丽娅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多么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3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15卢布再扣除……呐,这是你的钱,最可爱的姑娘,3卢布……3卢布……又3卢布……1卢布再加1卢布……请收下吧!”
史密斯把12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谢谢。”
史密斯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
“为什么‘谢谢’?”史密斯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你开玩笑,对你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你应得的80卢布如数付给你!呐,事先已给你装好在信封里了!你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史密斯请她对自己刚才所开的玩笑给予宽恕,接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80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对于像文中女主人公的遭遇能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呢?只能用懦弱来形容。个性懦弱的人,他们无论说话、做事,还是待人接物都显得谨小慎微,缩头缩脑,卑躬屈膝,总是怕做错什么,不敢越雷池半步。由于过分担心害怕,所以做起事来犹犹豫豫,效率特别低。
再者,他们意志薄弱,缺乏敢作敢当的勇气,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惊慌失措。他们不敢冒风险,不敢和一切艰难困苦、邪恶势力作斗争。
对他们来说,只有躲在自己的壳里才是最安全的,这样的人,只有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来场蹦极,让胆小的情绪在突破极限的时候,自我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