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单元 人生风向标(12)

小学生经典阅读:四年级(下) 作者:方东方


劝学(节选)

(战国)荀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②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③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④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⑥ 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⑦ 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⑧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⑩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ɡ)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注释

①君子:先秦儒家著作中引述古代贤人的言论,往往称之为“君子曰”。

已:停止。

②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輮:通

“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③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挺:直。

然:这样。

④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就:接近,靠近。

⑤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

多次。省:省察。乎:对。

⑥遗:流传。

⑦尝:曾经。须臾:片刻,一会儿。

⑧跂:提起脚后跟。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⑨疾:快,速,这里引申为声音“洪亮”。彰:明白,清楚。

⑩假:借助,利用。舆:车。利足:脚步快。致:达到。

?水:指游泳。绝:横渡。

?生,通“性”,天赋,资质。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与拉直的墨线相符,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大,但听的人都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赏析解读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本文中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由于善于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说理易于让人接受,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作家刘宇婷推荐评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