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诀世(6)

革命与生意 作者:吴比


感性的火焰占据主流,理性的睿智势必被彻底蔑视。可是,我们从徐、唐、郑三人身上,分明清晰可见一群买办商人的拳拳报国心。接受李鸿章召唤前,三人中,买办资历最浅的郑观应年薪都有7000两白银,加上一般为年薪5倍办公津贴,名目繁多的佣金、分红,年收入保守估算也在20万两白银上下,可买3000亩良田且尚有剩余。

三人先后放弃光鲜、体面、衣食无忧还能世袭的买办生涯,一头扎进是非丛生的官商企业,个中缘由,抛开商业利益评估外,最大的冲动或许出自个人的民族情怀。政府出尔反尔已是常态。三人常年周旋于洋行、官府与民间商家之间,难道察觉不到所谓“官督商办”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旁人避之不及,徐、唐、郑却趋之若鹜。

徐润曾向唐廷枢透露心迹:“招商局得与外洋诸公司争衡,中国旗能飘扬于英国伦敦及利物浦、南洋诸岛、檀香山、日本等地,作为平生最得意之事。”而加入招商局前,与另二人不同,郑观应犹豫再三。他最终下定决心,理由仅是“招商局若不早日维持,恐难自立,我国无轮船往来各通商口岸,为外人所欺辱”。

郑观应给唐廷枢的一封信中说得坦率:“不计薪水多寡,然官督商办,权操其上,无合同可恃,有意外之虑;二则,恐将来招商局日有起色,钻营者必多,权力无所约束,掌权者误听排挤者谗言,不问是非,不念昔日办事者之劳,任意黜陟,调剂私人。”郑氏心中顾虑可见一斑,而信中所虑日后也一一应验。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加入招商局后,买办三人组彼此命运的走向已然明了。晚清四大买办,唯独席家一直置身事外,恪守买办身份,守得百年富贵,枝繁叶茂。

诚然,徐、唐、郑等人生历经各种风浪,行事可能不见得总是坦坦荡荡。然而,梳理其所行所为,也叫人感慨万千。以徐润为例,1872年起,他与唐景星先后保举120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近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将领邓世昌,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等,均为国家栋梁。

1884年,唐山饥荒,徐润筹款20万两,赈济灾民。当时,徐润已因挪用8万余两公款被盛宣怀排挤出局,又因地产投资家财散尽,而其母和原配相继亡故。

1894年,渤海湾水灾,徐润筹得赈灾款30万两。此时,他投资不利,急缺资金。

徐润少小离乡,不常回家,家乡修庙、筑墙、平整地面、铺砌石板街、修族谱、办义学都是“唯乡人所欲者为”。工程2。8万两,办学专拨3000两,徐润一人承担。族谱记载,徐润亲自规划全村重建,家家建新房,修水泥马路,路旁开沟植树,建成一座花园式村寨。可惜徐润事业中途崩溃,工程被迫停顿。

曾经,一群左右局势的人,逐渐变成了为局势左右;曾经,一群雄心勃勃地掌控着自己命运的人,后来完全被命运所掌控。

泥流滔滔。历史就是如此矛盾,我们一面批判,另一面却怀念其中的某些细节。而蓦然回首中,徐润们的身影,竟然只是光阴齿轮摩擦撞击出来的点滴碎片。

实业报国,就像一个遥远的故事,我们从未忘却,但总是姗姗来迟。1911年2月,时空交错下,冯如、徐润们与卢作孚心有灵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