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人祸天灾(8)

革命与生意 作者:吴比


历史背景决定着商业的命脉。陈嘉庚断然想象不到,始于1911年的鼎盛只是昙花一现;一如这个国家短暂的革命喧闹后,依然是无尽的混乱。

在全球靠拳头和国力说话的环境中,中国饱受蹂躏,市场规则形同虚设。这时,商人能否取得卓越成就并不在于他是否深谙市场规律,懂得经商之道,而取决于他依仗的国家,其拳头是否够硬。只有暴力潜规则,没有市场明规则。若干年后,有人向陈嘉庚请教企业经营之术时,他的回答简单而心酸,“要有祖国做靠山”。

衰落似乎成了这一阶段指一战过后到二战结束。这时期,西方列强如狼似虎,合伙吞并世界。南洋各国沦为殖民地,在商业上为列强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等。显然,不强大的中国未能给南洋华商提供任何庇护。南洋华侨的整体商业困境。只不过,商业生涯在种种不可挡因素下戛然而止时,陈嘉庚选择了用半生纾难救国。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如此说来,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大到国家的荣衰沉浮,小到个人的喜怒哀乐,借助镜面的折射,总能一览无余。而它的僵硬无情恰恰又在于不以人意转移,可惜以灾难换取铭记,代价着实沉重,过犹不及。

博尔赫斯说: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人淡如水,波澜不惊。博氏清淡绝妙的隐喻,叫人荒寒无依。天朝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两场人祸在秩序维护者眼中,根本算不上伤筋动骨。心比天高的统治者们整天为“国家大事”忙得不亦乐乎,小人物的生生死死确实算不了什么。

无独有偶,1911年3月25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南部一栋十层高楼中,八至十层的内衣厂发生火灾,141名工人死于大火。

惨剧引发全美关注。人们开始审视:还有什么比金钱更为珍贵?

在此之前,美国人并不关心工人们的境遇,尽管曼哈顿街头时常有工人示威罢工。火灾发生后美国上下人人自责。国会通过《劳动法》,规定:工作场所每3个月必须进行防火训练;超过200名工作人员的楼层,必须安装自动防火喷淋系统;任何超过两层、雇员超过25名的工作场所,都须安装自动报警系统。

此后三年间,纽约州共通过34项改善工人工作条件和劳动安全的法律。所有法律的制定、实施,被看做美国“商业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

大火还被写进美国高中历史教材,宣扬美国现代主流价值观--生命价值重于财富。时隔90年,最后一位火灾幸存者去世,享年107岁,美国各大媒体均用大篇幅报道了该消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