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选择越多越幸福吗?——基金投资的迷思(2)

这样投资更幸福 作者:田仁灿


心理学家发现:选项越多,越容易弱化从选择中得到的满足感,也就是说,越丰富的选项,其实越容易让人感到不快乐。

如果说在赌场赌大小,会有50%的人感到幸福,那面对2 000多只股票时,每个人只有万分之五的概率选择到最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牛市赚钱时,投资者仍感觉懊悔及哀怨的原因。

面对656只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在作决定时,感受到的“机会成本”很大。如果买了这只内需成长基金,就无法选择那只中小盘基金。赌大小,只需放弃一个选择机会,在656只基金中挑一只基金,放弃的选择机会可就多了。这些“机会成本”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心态,原本该幸福地享受自己购买基金的收获,却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收益与自己放弃却排名最高的基金所带来的获利作对比,从而产生懊悔情绪。

剩男剩女的出现,很大原因就在于其“贪婪”地幻想一个并不存在的“完美”对象,并由此“怨恨”目前的选择,从而导致幸福感大为降低。

对投资,与其抱着“恋爱”的心态,不如抱着“养儿子”的态度。由于没有“选择”, 睿智的父母对于儿女往往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苛求孩子什么都第一。而投资往往因为选择太多,而目标又总是定在完美,导致追涨杀跌,反而缺少放松和自在。

以基金投资为例,投资者应该明白,业绩排名前三的基金未必是你投资的最佳选择。原因就在于,年度基金排名的更迭比较频繁。事实上,如果仔细留意历年的基金年度业绩排名,你会发现,每年排名前十的基金都不尽相同,若按照年度排名按图索骥,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

每年都能选择到“最好的”(best)基金,既不可能也不现实;选择“差不多就行了”(good enough)的基金,才是正确的策略。

在教育学中,有所谓的“Super B”现象。在校期间成绩突出的学生未来不一定能够获得出色的成就,反倒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未来在事业上可以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而反映在投资上,与其盯住年度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不如将目标瞄准那些“Super B”基金,多研究下基金的“综合素质”,比如基金公司的品牌、基金经理的人选、投研团队的实力、长期历史业绩表现等。选择那些业绩稳定,经常保持在年度业绩排名前1/3的“Super B”基金,虽然不一定能像冠军基金那样“领一时风骚”,但从长期投资上说或许是更佳的选择。

如果非要按照体育比赛的标准来评价基金,只有前三名才能登上领奖台,那么绝大多数基金持有人对自己持有的基金都不会满意。频繁地宣传短期业绩排名会误导投资者,投资者按照短期排名来选购、更换基金也很难获得良好收益。

幸福投资的关键,在于放低赢利预期,更得慎选投资参照物。在投资时,以选择“差不多就行了”(good enough)的绩效为目标,而非“最好的”(best),这样才能多些快乐,少些焦虑。

基金排名的迷思

大家都喜欢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但恕笔者直言,基金投资者不应把历史太当回事儿。

“太把历史当回事儿”,是基金投资中最致命的错误之一。

目前,普通的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的认识仍不多,亦不懂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基金公司的广告、银行的销售人员及理财顾问的推介,成为投资者接触、认识基金的主要渠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