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我,就带我见见你最好的朋友吧,还有ta的ta。
加班到八九点,突然接到一个短信: 出来,请你看《将爱》。颇踌躇了一番,开始运算分析: 这昏天黑地的战斗中,逃出去看个晚场电影当然是很好的放松方式,可压在手边的一堆案子怎么办呢?so,还是断然拒绝了。战斗告一段落,华灯里,CBD左右浮现的广告牌,都是半张半张——徐静蕾和李亚鹏的脸。
于是一些关于文慧啦杨铮啦若彤啦雨森啦小艾啦的故事,再度袭上心头。
其实说到那连续剧,我倒没怎么完整看过,最多不过暑假里回家,遥控器搁在手边频频换台,偶尔能瞥见几眼,知道讲的是年轻大学生之间交错甜涩的情情爱爱,青春扑人的小儿女岁月。我们都曾这样年轻过,我们也都是这样长大的。那些刻骨的气息,微微一个摇晃就会溢出来。
人们视之为经典,只因它也曾属于生命里一部分。
到现在都还记得,在大学里,都是一窝蜂恋爱的——A男爱上了B女,A男的室友爱上了B女的室友,B女室友的高中同学某次串校来耍,就和A男所在社团的搭档对上眼了……如此ABCDEFG的下去,正所谓线性渐进。
那时候流行一个词: 四人约会。
关于这种状态,落到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又是一个绝好的关系分析模型,对此大加研究的还不乏其人。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理查德?斯莱彻(Richard B. Slatcher)就属于热衷人士之一,他在2010年向《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hips)期刊投递了一篇该方向的实验报道兼综述,一直上溯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相关研究。其中论述道,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情侣之间能否深度介入对方的社交圈并被接纳,将直接影响两人之间的情感稳固程度,所以很有必要展开这方面的调查分析以求佐证。理由听上去很是正点,而且这篇十九页的论文标题更是正点,叫做《当哈利和莎莉遇见迪克和简: 在情侣对之间生成亲密接触》。
斯莱彻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循序发展的检验。他和同事从Facebook以及其他社交网站上召集来60对恋人。当中白人、亚裔、黑人、拉丁裔的比例都差不多,年龄在19~26岁之间,让他们通过自由交谈(45分钟左右)形成疏离或亲密的联系,并追踪调查其后在这些恋人对之间的友情发展,同时也用问卷形式跟进恋人之间的感情进展或退化。最后有大约53对基本完成了整个过程。
这个实验的前提之一是,确认所有参与者和伴侣都处于认真的交往而非逢场作戏,此乃保证实验可靠性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做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的模型假设,由两位姓Aron的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他们认为,当两个人开始一段亲密关系之时,就自然而然有了一种把对方纳入“我”的倾向,包括ta的身份、信仰、感觉、个性、资源,乃至喜好厌恶都变得和自己有关。
实验最终得出了三个结论: 首先,恋人对如能在一个更暴露于公开环境的状况下彼此交谈的话,对与对之间更容易卸下防线,结成为较亲密的朋友,如果只是在饮料台前匆匆问句好的那种,则不大可能有进一步交流;其次,和恋人一起进入大圈子,会让另一半有更多的亲密感(君不见,越是大众场合下情儿们搂搂抱抱得越是欢乐);第三,这种社交调节的正面影响非常明显。
如此看来,当年四人约会乃至六人约会的流行,不可谓没有道理。
论文的最后部分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了这种状态的负面因素,很显然的,《将爱》也揭示了,就像我们在大学里屡屡上演的事件一样,A男很有可能一顿饭下来,对B女室友的高中同学存了念想,当时不能说,只偷偷存了电话号码……之后的之后,你可以想象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嗯,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