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又去了几次,每次都听人家在说,只要“买入就能赚钱”。于是我回来将听到的信息告诉了我姐姐,因为她的经济条件比我好,让她考虑可以买点股票做点投资。但是我姐姐比较保守,觉得自己连股票是什么都搞不懂,还是小心为好。我则不同,为了能给家庭带来收入,我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活都愿意干。既然大家都说买股票能赚钱,那我也买。
现在看来,当时很多进入股市的人的最初想法和我是一致的。大家都是想多赚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些。既然决定参与了,那就先买点书,看看股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交易规则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叫赚钱亏钱。
事实上,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不过当时介绍股票的书籍是极少的,大多就是靠所谓的“老师”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我是从一本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的名为《中国经济》的书中学习到股票入门知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这本书的名字。
1991年下半年,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深圳宝安。这只股票发行价为1元,后来开盘价最高达到5元后开始下跌,一直到3.5元不动了,当时我向姐姐借了点钱,凑够了买1000股的3500元。这笔钱对我们当时的家庭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笔大钱了,这也是我绝无仅有的一次“借钱炒股”。
我选择深圳宝安的原因比较简单:当时深圳宝安的股价是交易的股票中最低的,并且很长时间内都在每股3.5元左右徘徊,再加上它是房地产股,我想深圳要搞大开发,房地产股总归会有一点机会。也就是这么简单的思路,居然成了我近20年股市投资经历的开始,这是怎么都想不到的。
在我买入后,深圳宝安一路上扬,到次年的年中,深圳宝安涨到了31元,我就抛了,再加上送配股等,当时的3500元,最后变成了近33800元。这也让我在兴奋之余,感到些许安慰,觉得这次“冒险”所承担的风险是有回报的。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31元左右的价格抛出,其实是有一定时代背景原因的。当时的新股民其实比现在的新股民更加能“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候的交易手续是比较烦琐的,要买一张“买单”或者“卖单”的单子,并且是由人工录入和交易的,所以那时候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都要排很长的队。
其实,我一直都比较关注场内交易气氛变化。之前是,排队“买入”的队伍非常长,换句话说,也就是“看多”的人比较多;而后来,排队“卖出”的人开始慢慢变多。于是,我也就看准时间,选择了“卖出”。
虽然当时深圳宝安的股价可能要达到32元左右,但我为了确保交易成功,选择在31元左右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