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银输入中国,不是欧洲人大发善心,支援中国经济发展之用,而是被当成一种结算贸易赤字的支付手段。
当时,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盛产茶叶、丝绸和瓷器。在这三大产业,中国若称第二,没有其他国家敢称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响当当的出口大国,向欧洲出口的瓷器,占全部瓷器出口值的1/2;丝绸也是当时的抢手货,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写道:“从中国出口的丝绸数量超过人们的想象。每年有一千英担丝绸输出到葡属印度群岛和菲律宾,它们装满了15艘大船,输往日本的丝绸不计其数……”
从17世纪开始,虽然欧洲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不过在中国,他们的纺织品依然缺乏竞争力。
当时,中国的纺织产业已经初具规模。17世纪末,仅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织布工人就多达20万,专门提供纱线的纺纱工人也有60万之多。②
中国不仅有规模化生产,较之欧洲长途跋涉运输产生的高成本,更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面对便宜的本土纺织品和价格更高的“洋布”,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
欧洲需要中国的商品,却不能提供相应的商品作为交换,因此,就出现了巨大的结构性贸易赤字。而对欧洲人来说,弥补这些赤字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大量的白银作为交换。
更何况,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白银稀缺的状态。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为统一货币做出贡献的同时,无形中也加大了人们对白银的需求。
稀缺性影响价值,越稀缺的东西,价值就越高。明朝白银稀缺,随之便出现了“银贵金贱”的局面。据历史记载,17世纪初,广州黄金白银的价值比约为1∶7,在同时期的西班牙则为1∶125或1∶14。
中国的银价是西班牙的两倍,得知这一信息,在美洲发现了银矿的西班牙人立即发现了一个套利的好机会。
于是,欧洲人成群结队,将他们从美洲运回的白银,再次装上货船,运到中国,换回大量商品的同时,还“套”回来“一堆堆”的黄金。
换取商品也好,套取黄金也罢,无可争议的是,16世纪到19世纪的近400年时间里,中国就是世界贸易的中心。而欧洲的白银运往中国后,就再没有离开,成为中国货币供应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