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康熙的真性情(2)

拍手笑沙鸥 作者:王跃文


做皇帝的多有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者,康熙却并非如此。曾有大臣推举他身边文学侍从去任督抚,康熙大怒,竟然站在宫门外叫骂:“朕身边就这么几个文字好的人,你们就看不过去,就要把他们弄走。这样的好文章,你们写得出来吗?”有回康熙南巡,总督阿山送上两个美女,他也发了脾气,质问道:“阿山何意?美人计邪?”

太子胤礽几经立废,康熙最为伤心。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康熙在行猎途中,召集诸王大臣、侍卫及文武官员到行宫,痛哭流涕训斥大子:“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虐众,暴戾淫乱,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康熙声泪俱下,历数太子种种不肖狂悖之举,然后说:“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与此人!俟回京昭告于天地宗庙,将胤礽废斥!”此番情状,同乡野老父斥骂儿孙何异?亦是康熙真性情也。

朝廷凡事自有规矩,但康熙并不一味拘谨。有位大臣逝世,康熙为致哀意,道:“我朝并没有大臣去世辍朝之例,但朕停办事一日。”康熙于四十六年第六次南巡,四月十二日离开杭州,正遇麦子收割季节,遂命沿途官员停止迎送之礼。官员迎送圣驾,古来皆此成例,康熙却会因势更改。我在《大清相国》中写到陈廷敬进讲《君子小人章》之后,康熙因深恶明珠,不想循例去文渊阁赐茶,只命陈廷敬代为传旨。陈廷敬进讲时提醒皇上注意防小人,这是史实;但康熙负气不去文渊阁赐茶,却是因小说需要而虚构的。康熙有时不循旧例,未必不会如此行事。文渊阁在乾隆朝之后成为国家图书馆,专门放置《四库全书》,但至少在康熙朝此阁亦作他用。《清史稿·经筵仪》载:“顺治九年,春、秋仲月一举,始令大学士知经筵事……毕,帝临文渊阁,赐坐,赐茶……康熙十年举经筵,命大学士熊赐履为讲官,知经筵事。”可见大臣进讲之后,皇帝驾临文渊阁赐茶给大臣们,应是前清定例。

今天神化康熙的大有人在,康熙自己却说他就是个平常人。五十六年,康熙身体渐觉不豫,但他同今天世界上多数国家领导人都不同,并不隐瞒自己病情,更不会说自己仍然精力充沛。康熙在这年十月三十日曾对大学士九卿等说:“朕近日精神渐不如前,凡事易忘。向有怔忡之疾,每一举发,愈觉迷晕。天下至大,一念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即贻数百年之患。”康熙从自己身体状况说到管理国家责任之重大,随即告诫同样年老体衰的大臣们,“尔等务各尽心勉力,庶不致有误天下事!”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康熙又因自己身体之故,于乾清宫暖阁召诸皇子及满汉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员,作近三千字的长篇谕旨,再次说到自己疾病缠身,“心神忧瘁,头晕频发”。康熙在谕旨中说道:“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八龄践祚,迄今五十七年,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敢。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

康熙在《大清相国》中并非主角,但写大臣免不了要写皇帝。我写康熙时,时常在脑子里映现的就是类似上面的材料。这都是《清圣祖实录》里头的东西,如果我写出来的康熙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古人欺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