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地位观:甘做人民好公仆,何问高低与贵贱

领导者36观 作者:傅治平


三、身处领导岗位,须摆正几对关系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所领导下的各级领导者都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行使着一定的领导职责。领导者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领导者的领导地位只代表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而不是抬高自己身价、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资本。

第一,摆正自己与党、与人民的关系。对于领导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在发展党的事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与组织关系的辩证统一。

领导者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必须从心里明确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职位再高,也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在赋予领导者权力和地位的同时,更赋予了领导者执政为民的庄严使命和重大责任。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者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对党而言,执政是手段,为民是目的;对各级领导者而言,职位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各级领导者绝不能认为自己是领导就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礼遇,绝不能认为自己的地位比群众特殊,绝不能认为自己为人民做了一些事情就理应得到回报,而是应该始终保持着平民的心态,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平等关系和密切联系。领导者只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地位观,才能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自觉做到以民为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摆正做官与做事的关系。领导者树立正确的地位观,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如何认识和处理做官与做事的关系,古往今来,可以分为两种态度。一是把官职等同于地位,将做官放在第一位,把升官看得高于一切,认为做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在古代,持此种态度者为了得到或保住官职,有奔走求第者,有四处请托者,有不肯丁忧者,有不服致仕者,而且因此亲情可以抛弃,朋友可以反目,兄弟可变仇敌。今天,也有一些人不惜背离道德,违反纪律,钻制度的空子,采用不正当手段跑官、要官,个别人甚至发展到蔑视、践踏法律,行贿买官,雇凶杀人。持此种态度者表现在做事上,往往是凡有利于自己得官、保官、升官的事就做,反之,就不做;表现在事与人的关系上,往往是凡有利于自己得官、保官、升官相关之人的事就做,反之,则不做;表现在做事与做官进退关系上,往往是在有希望升官时,也能做一些事,一旦得知升迁无望,官位到顶,便什么事也不屑做、不愿做、不再做,甚至不做好事,转而做坏事。现在社会上有一种“39岁现象”,便是这种畸形心态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即所谓的“提拔太老,退休还早,吊儿郎当正好”。其背后的潜台词是:人生到了不惑之年,无论怎样努力,拼命工作,都已没了被提拔重用的希望。可自己毕竟刚刚40岁,离60岁退休的年龄还早,那就想开一点,“吊儿郎当”地过几年舒服日子吧!这首顺口溜的另一个版本是:“提拔太老,退休还早,能捞点儿最好。”意即做更大的官已没有希望,那就退而求发财吧!现实中也见到一些正是年富力强的干部,或如已届花甲之年,萎靡不振,老气横秋,精神状态异常沉闷;或一副寓公的样子,天天出入酒店舞厅,喝酒打牌跳舞钓鱼,过得十分“潇洒”。至于40岁左右干部因贪污而进监狱的例子,近年来也是屡见不鲜。这些正值人生经验和工作能力巅峰时期的年轻干部,只想着优哉游哉,“吊儿郎当”混日子,甚至产生“能捞点儿最好”的念头,客观上说明目前的干部选用机制确实存在某些不利于调动这部分者积极性的因素,主观上则是这些干部头脑中有不正确的地位观在作怪。

如何处理做官与做事关系的另外一种态度,是把做事放在第一位,认为做官是为了做事。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古人认识得非常深刻,其做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古代的仁人志士尚且能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宦海沉浮,表现出宠辱皆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风亮节。各级领导者,作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做官与做事关系的认识,与封建官员相比,头脑应该更清醒,思想境界应该更高,更应该不计较名利,不患得患失,做到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不管身居何处,都把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放在第一位。

第三,摆正岗位与责任的关系。共产党员不论担负什么样的职责,都必须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扎实实为党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把为党工作视为终身的责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的义务,处理好岗位与责任的关系。领导者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不断提高自己胜任岗位的能力。形势、任务的变化和职务的调整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往往快于干部自身素质的增长。职务升迁,并不意味着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自己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和第一位的责任,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对岗位变化的需要。二是要严于律己。现在有的领导者职务升了,权力大了,对自己的要求却放松了;权力一大,直接监督的人少了,利用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多了。领导者如果自己不警惕,组织上又不及时教育、监督,很容易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自觉抵制名利、金钱、美色的诱惑,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三是努力争创一流业绩。职务是地位,更是责任,责任越重,自身压力应该越大。领导者要时刻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可有任何懈怠和放松,要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的强烈责任感,殚精竭虑地为党工作。

第四,摆正个人名利和职务升迁的关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领导者因工作的需要而经常调动。在调动的过程中,有升有迁,工作的岗位有好有坏。在职务升迁的过程中,就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现在,有一些年轻人比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没干几年,就急于上调;干工作不是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过多地考虑如何增加自己的声誉、声望。如果有了这样的思想,不仅工作干不踏实,而且容易患得患失,容易去搞一些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形式主义的东西,甚至会想方设法地投机钻营,走跑官要官的歪门邪道。

在现实中,每隔一段时间,领导者都要进行换届、换岗。在换届、换岗过程中,因为组织安排、年龄因素或者岗位需要,许多领导者会落选或者离开自己熟悉的岗位,这就需要有健康的权力意识和理性的地位观,来接受组织的安排和新岗位的挑战。有人当惯了“官”,非常不适应没有“官职”的地位;有人习惯了别人的“拥戴”和“追捧”,不能承受“权力真空”带来的孤独和失落感;有人习惯了旧的工作岗位,不能承受新岗位的挑战和新的锻炼。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就能正确地对待职位的升迁变化。健康的权力意识和理性的地位观意味着,要最大限度发挥领导者的服务价值,而非“权力”的符号价值,要充分认识到权力的本质是责任,应该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