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生态观:人与自然相和谐,再造绿色美家园

领导者36观 作者:傅治平


二、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

21世纪之初,《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章名字叫做《超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时代什么样》,文中写道:“人们在深刻剖析了工业文明的利弊、失衡后指出,工业文明已完成历史使命,构建一个超越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文明模式——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经来到了。 那么,生态文明时代是个什么模样呢?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实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共同进化,是人类世界继续下去所必须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新的社会结构模式。”

毫无疑问,人类文明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但文明越发展,人们却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了,财富增长越来越多,人们的乐趣却越来越少,空虚、恐惧、忧患如蝇逐臭地围绕着人们。我们一面为辉煌的工业文明高唱赞歌时,一面却在心里回旋着无数悖论。

悖论一:地球资源能否支持国家赶超战略?

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均为“赶超战略”,基本上是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目标进行追赶。我们一直在强调:地球资源有限,并反复提醒人们,如果世界各国都达到美国的现有水平,必须有五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可是,赶超者在赶超时又往往忘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被赶超者则总是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总能开拓出无限的资源。而且,发达国家还想往前跑,落后国家还要猛追。如果这样的国家赶超战略继续盛行,地球资源还能支撑多久?

悖论二:是“可持续生存”,还是“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人类必须生活在生态系统之中,依赖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而存在。当前,严酷的事实则告诉我们,我们在吃子孙饭,我们再无法给子孙留下什么财富了。有数据显示,地球上的石油仅能开采60年了,地球上的最多的化石类燃料煤也只能用约250年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人预料,几十年后水将比油还贵,还有人说得更为惊心动魄:如果人们不珍惜水资源,那么世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现在的生态环境状况,是能维持“生存”,还是能维持“发展”呢?

悖论三:文明对人类环境的破坏,实证了人类的文明还是愚昧?

人类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正在经历工业文明,甚至认为已经到了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时期。文明进化的初衷,总是使人类今天比昨天强、明天比今天强。但是,随着物种多样性的消失,人类会不会紧步后尘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这种种情况在向我们质疑,是人类创造了文明,还是文明异化了人类?在走过了漫长的进化征途后,人类对自然所作的许多实证文明的蠢事告诉我们:自然异化的圆圈似乎使人类又走回了愚昧。

悖论四:人类文明程度能以社会财富的多寡来确定吗?

人类社会的发展到底是以什么为标志?这是以前一直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社会财富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作为文明程度的标尺。怎样才能保证社会财富增长呢?似乎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对地球资源的充分开发。而且,谁都希望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谁都希望在对地球资源的开发中成为时代英雄,开文明之先河。但是,我们却常常听到一些人的喟叹:穷得只有钱了!财富也是“双面刃”,也许让我们多了成就感,少了缺衣少食的恐惧感。但让我们迷失了伊甸园,成了精神世界的流浪汉、乞儿。事实上,世界上人类创造的物质越丰富,而这个地球将变得越贫困。因为,人类创造财富的一切资源都来自地球,但人类只相信经济无限增长的神话,而不懂得地球资源有枯竭的一天。那些研究自然的古典大师,没想到他们对地球的赞美——“地球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却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疯狂掠夺的欲望,强化了人类不可逆转的消费观念。有朝一日,地球资源消耗殆尽,变得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那些富人手中的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去购买什么呢?

还有悖论之五、之六、之七……这无数的悖论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什么是当代人类需要的文明?

现代文明的弊端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人类在急切地寻找一种能够替代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在思路还没有十分明确时,人们已经用“后现代文明”来表示对现代文明转换的设想,而当自然危机日益逼近之际,几乎全人类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该粉墨登场了。

当然,在今天粉墨登场的生态文明,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是已经成长起来的新的生态文明,是地位更加尊崇的生态文明,是涵盖面更加广阔的大生态文明。

这里,且用“大”、“小”来界定大家耳熟能详的旧的生态文明观与新的生态文明观。

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角度考虑的生态文明,是小生态,从全球出发考虑的生态是大生态。过去,生态环境问题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今天,许多环境问题则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如果我们了解到,在珠穆朗玛峰顶上的积雪和杳无人烟的南极企鹅的体内发现有DDT的毒素,如果我们知道,1991年“水怪”在中国横行,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而这件事与科威特数百口油井的熊熊大火以及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有关(油井喷出的烟灰和火山灰在中国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种适于降雨的“局部核冬天”环境),我们就不会只把眼睛盯在本土的生态环境上,就会以世界眼光看全球的生态,对全球生态予以密切的关注。

单纯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是小生态,把整个人类社会纳入生态系统的是大生态。以往的生态文明,我们的目光紧盯着与自然环境有直接联系的事件,环境破坏了就去修复环境,河流污染了就去治理污染……生态文明似乎是一个独立运行的部门,加上环保与经济发展的表面冲突,许多时候,生态文明被当成经济发展的障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乎是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运作模式。

新的生态观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它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是这样辩证的——

其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二,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其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其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其五,资源环境也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人民利益。尤其在当今,生态环境危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资源环境更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现实中的环境保护实际上调节的是社会少数人与大多数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对少数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环境保护体现着以政府意志为特征的社会公正政策,体现着政府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照。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基本要素。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与环境,而检验资源与环境工作是否做好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