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闯萧山

销售“截拳道” 作者:李延卿


萧山经济发达,城市繁华,人杰地灵,怀揣美梦一场,谁会想到,刚开始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来萧山之前,我曾上网查了一下:萧山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于浙江省县(市、区)首位,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县(市、区)第七位,是中国内地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全区现有民营企业三万多家,其中四家名列中国企业五百强,九家名列中国制造企业五百强,二十八家名列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五百余家年产值超亿元。我看到这些数据,当时非常兴奋,心想这才是英雄用武之地。

秉承历史文脉,萧山人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从当年的“围垦精神”,到“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萧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具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本质内涵。看到萧山人的自我评价,心想,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到萧山后的第一天一家三口出去转着玩,让从未到过大城市的我们大开眼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眼都看花了,妻子指着远处的大楼兴奋地说:“李歌,你看,那就是浙江第一高楼。”

“嗯,真高啊,都顶到天里面去了。”我满怀激动的应和着,心想这里是我一展拳脚的好地方,我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

第三天,一切安顿好,开始找工作。先是在南山镇周边的工业园找,开口一说话,对方听出我是河南人,马上甩出两个字“不要”。没出来时,老家人就告诉我,河南人在外名声不好。我想咱是老实人,他们不会也不要吧?事实证明,人家对河南人,尤其是河南男人戒备心很重。开始还不死心,一家,一家,又一家,几乎把工业园跑了个遍,大多数都以是河南人为由拒绝不要。

我想算了,或许是小地方,毕竟只是一个小镇,在这个小镇的一些人可能确实对河南人有偏见。于是上人才网,把眼光放在了杭州,出于对马云的崇拜,适逢阿里巴巴正在招人,前去应聘,和面试的人交谈了十多分钟后,面试官让我回去等通知。谁知这一等,竟如石沉大海,再无音信。其他投出去的简历结果也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原本信心十足的我没想到,热脸贴上冷屁股,人家根本没把咱放到眼里,这对于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要知道,我可是一个有着六年销售经验的熟手。在老家那边,从最初骑着自行车穿大街过小巷开始推销,到管理诸如国美电器,迪信通等大卖场,其后更是业绩连续六个月做到第一名,被提拔为区域经理,管理四个地区。这次出来,一是想见见世面,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一展身手,二是遂老婆的心愿,她以前是在这里工作,觉得还是这边挣钱的机会多,常常念叨来萧山。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在老家从来没为找工作发过愁,怀揣伟大抱负理想的我,就因为出生在河南,是个河南人,竟然连个工作都找不到。那几天,感觉天空老是阴沉沉的,回家都不敢看妻子的眼睛,就抱着女儿出去玩,要么胡乱扒拉几口饭,闷头睡觉。

苍天啊,大地啊,河南人招谁惹谁了?放眼世界,哪里人最多?中国人。那么中国人,哪个省份最多?河南。在老外眼里,看不起贫穷落后的中国人,在中国,外地人眼里,看不起贫穷落后的河南人。

曾经,我以自己是一个河南人为骄傲;没想到,今天,就因我是河南人,被拒之门外。哭都没地方哭去,说理也没地方说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