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节:成功研制“两弹一星”(4)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作者:洪向华


(三)“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

1935年,钱学森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教授。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列入国家任务。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正如《感动中国》对钱学森的评价:“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4年半,而中国仅用了2年零2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举世震惊,外电纷纷评论:“中国令人震惊地进入核俱乐部!”“中国从此对世界事务拥有了无可置疑的发言权!”1966年10月,中国在本国国土上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实验,解决了“两弹结合”使中国的核武器真正有了实战价值。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正是由于科技人员心中时刻惦念着民族的强盛,中国核武器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和发展才得以步履矫健。

五、解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核大国的讹诈与垄断,为了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果断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老一辈科学家和广大研制人员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可以说“两弹一星”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地位。

“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制工作往往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需要数千个单位、几十万人员组成一个团结和协作的体系。“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不论前线后方,每个人员都能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形成了强大合力,保证了事业的成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在今天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系统工程类项目,这就更加需要科研工作者像当年“两弹一星”研制人员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团结一心,大力协作,同舟共济,共创伟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