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节: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纲领(5)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作者:洪向华


在中共中央决定翻两番目标的时候,也有的人对此表示担心。为了统一思想,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曾要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能够从理论方面来论证一下这个问题。孙冶方作为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曾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1964年,说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名言和其他的理论观点,而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作为一位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在中共十二大召开时,他作为中顾委委员、大会代表,曾作了一个发言,认为党中央提出的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内,争取全国工农业生产年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是有充分把握实现的。但也有人信心不足,认为目标定得太高,又要犯浮夸与冒进的老毛病。于是,中央领导便请他写篇文章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接到通知后,他一刻也没放松,总是念叨着:“这是中央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要把文章写好。”

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看到他的大会发言后,曾专门到医院来和孙冶方商讨。孙冶方说:“总理,要管好经济工作,记住一点,统计要独立。我们吃统计的亏太大了,统计不独立,统计就不真实,经济就会出问题。”后来《人民日报》发表了《统计要独立》的文章。

孙冶方的《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保证》文章见报当天,下午两点,总理办公室打来电话,告诉他,总理已经看了文章,认为写得很好,而且还告诉他,胡耀邦同志看了,陈云同志看了,都认为写得很好。后来,姚依林、陆定一、薄一波、伍修权、周扬、薛暮桥、于光远等都打来电话,祝贺他为党、为国家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

随后,中共十二大通过了二十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和前十年打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进入新的经济振兴时期的战略部署。为具体了解2000年是不是可以达到“翻两番”,怎么个翻法,1983年2月,小平同志亲自到浙江、江苏考察后,满怀信心地说:“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接着他又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讲:“现在看,‘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

中共十二大 “翻两番”的宏伟目标,鼓舞了各族人民,全国经济建设得到了更快的发展。1983年就达到了“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的主要指标,社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1984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又比上年增长14.2%,1985年更增长了16.4%。这些发展速度,实在是出乎任何人的预料,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二)小康社会的建设

1987年4月,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邓小平同志全面阐述了他的构想:“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设想,大会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首先在1987年提前3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随后在1997年,又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到2000年,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第二步的目标,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了小康,国内生产总值按当时汇率计算突破了1万亿美元,圆满实现了邓小平同志当初的设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