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口中不停叫嚷着“潜在”、“恐怖主义”、“威胁”、“先发制人”等敏感字眼的布什总统和他领导的政府相比较,奥巴马和他的白宫给世界广大人民的第一印象显然要更“谦逊”和“明理”一些。然而,回想起奥巴马在国内演讲中不时高呼的总结句——“我们有信心再次领导世界”以及他向全世界推销“美国梦”的那种热情,不难发现奥巴马的政治底线实际与他的“前辈”小布什如出一辙。延续单级世界的权威优势、确保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不受挑战仍旧是奥巴马的政治座右铭。不同的只是他换了一种更为“温和”而“狡猾”的方式。
例如,在对一些关键性事件的处理上,奥巴马政府与布什政府实际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售台武器问题曾经让中美关系交恶,奥巴马上台后一直没有对这个问题发表过正式的看法,却在2010年1月29日突然宣布向台出售总值近64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从竞选开始时奥巴马就多次主张与朝鲜加深对话,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然而却在6月15日全世界都在关注朝鲜足球队在南非世界杯上的表现时发表声明说,鉴于朝鲜在核扩散方面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构成“不同寻常”的威胁,美国对朝鲜制裁的有效期将延长一年。
由此可见,尽管在世人的感观中奥巴马表现得更为“绅士”,当面对涉及政治底线的问题时,奥巴马依旧是恪守美国总统的“职责”,兢兢业业为美国的“意志”服务。
第四,给别人他所希望的,而不是给别人自己认为的。从传统的利益分配方式来说,得到多少利益要根据贡献的多少来进行分配。这是一种基础的常态。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进一步,认真发现对方需要的是什么。比如,他需要的可能我们不是那么需要,而我们需要的恰恰也不是他最需要的,那么给他所希望的,让他也给我们所希望的,可能远比那些平均分配利益的方式要好得多。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商界已经大为流行的“资源串换”在利益点上的突出延伸。
汽车厂商想推广产品,提升品牌,就必须在有影响的媒体上投入一定量的广告。直接花钱找媒体或者广告代理去推行,耗费实在太大。所以汽车厂商往往会尝试与各个媒体接触,寻找那种愿意接受“实物赞助”的媒体或者广告代理商。假如恰好某家媒体需要采购一批汽车,那么就有可能跟汽车厂商在需求方面实现互补。只要双方都相互认同对方提供的产品、服务,那么就像“凹”找到了“凸”,两者结合后的利益分配可以大大提升分配的效能。就好像之前提到过的利益具有的“信息”特性,信息是“你有一个信息,我也有一个信息,我们两人分享就各有两个信息”。同样,在这里通过“资源串换”,汽车厂商暂时拥有了专业媒体在传播方面的效能,而媒体也暂时拥有了汽车制造商在大量生产下的制造成本优势。利益的分配实现了有效的整合,达到了共享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