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彼德斯教授一夕谈(2)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作者:李向前


教授接着从体制机制的角度,用马克思的一些基本观点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了剖析。他说,马克思、卢森堡他们都对社会主义说了很多的东西,但他们是在他们自己生活的条件下说的。现在条件变化了,很复杂。但我认为,党的金字塔的结构不行。应该允许全体党员在共同的立场来讨论面对的问题,不能只由两三个人说了算,这样不行。党的机关只是一个服务的机构,而不是权力机关。只有一两个人的思想不行。实际上党内没有民主,是同一个党所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提有关系的。苏联的问题并不是斯大林个人的问题,如果没有斯大林,别人也会这么做。因此还是一个社会前提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前提不充分发展的反映。上层建筑和党的情况都取决于这个前提。过去我们对这个前提问题不大明白。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建设这个前提。最后,我们党就会改变这种状况。

教授说:说到苏联的十月革命。当时普列汉诺夫和考茨基都反对列宁,说社会条件不成熟,不应该进行革命。而列宁坚持,既然无产阶级有了夺取政权的机会,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可以用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权力,用政权的力量来发展社会前提。列宁后来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在我看来,列宁是对的。因为他看出了问题,他承认了错误,因此他是伟大的。

教授又回到民主德国同西方的竞争上面。他说,西德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的帮助下,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我们当时提出要超过资本主义,超过西德,提出离共产主义还有300天,结果很快就不提了,失败了。当时主观主义很多。1957年、1958年时我们还向你们中国学习。当时我们提出尽快结束过渡时期。但后来我们发现,如果合作化进行得太快,农民也就是那些富裕的农民将大批地跑到西德去。这是1961年我们不同意你们在莱比锡农业展览会上大肆宣传人民公社的原因。你们搞你们的,我们搞我们的。

教授坦白地指出,东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知识分子不好。昂纳克根本没有同知识分子们谈过话。他自己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没有理论素养。东德生产的小面包应该卖10分钱,但他命令卖5分钱,要给西德看看,我们是如何地发展。当时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搞乱了。1960年也就是赫鲁晓夫大搞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候,我们还是有些自己的想法的。当时的总书记乌布利希保留了他自己的意见。因为我们随时都要同西德进行对照。我们比他们情况要差,怎么到共产主义呢?乌布利希认为社会主义还是很长的阶段。他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从而发展出一个新的模式,同苏联的不一样。我们在资源上对苏联有很强的依赖性。后来,昂纳克得到苏联的支持,把乌布利希搞掉了。柏林墙建立起来后,东德稳定了一段。生活好起来了。但当时已越来越明显地感到西德的社会生活高过我们。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有经济问题,也有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教授认为,在经济发展越来越糟的情况下,东德党的状况还不是很坏,还有很多人支持昂纳克。但到了1990年,我们有150万党员一下子离开了党。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越来越少。老的党员越来越少,那些想往上爬的党员越来越多。工人中的党员也是如此。老一代受过剥削的工人逐渐不在了,而新一代工人同老工人不一样,很多人通过入党来获得利益。这同党的金字塔结构模式有关系,因为党有权力。1989年5月中央有一次会议。一个地区的党的一把手对昂纳克表态,说我们这个地区的党员完全支持你。难道他不明白当时的情况吗?如果一个党的干部不说真话,那就坏了,越来越危险。党的领导人也不一样了。原来在乌布利希时代,他同普通党员没有什么距离。可以直接找你谈话。我那时为组织支援西德工人的罢工,还直接找到他要捐款。他当场掏出50马克给我。但到了昂纳克时代,已经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