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柏林墙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6)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作者:李向前


“柏林危机”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大量东部德国人的西逃。人们认为,如果在六个月内,苏联与西方盟国达不成(完全有可能达不成)协议,民主德国接管了城市全部控制权力,那么,人们可能就再没有机会跑到西方去了。根据统计材料,1959年,从东德逃往西德的人数是143,917人;到196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99,188人。而从1961年1月到7月,大约每月都有超过10万人跑到西德。到了8月,即在柏林墙建立前的两星期里,共有47,000人逃过了东德边界。难以否认,这股巨大的几乎每日每刻都在发生的“逃亡潮”,对社会主义民主德国的政治合法性和人心士气,都构成了极大冲击。不想出对策已经不行了。

在赫鲁晓夫“最后通牒”没有得到西方回应和民主德国人口继续大量外流的严重情况下,赫鲁晓夫终于同意了SED党中央关于建立柏林墙的请求。8月3日至5日,华沙条约国在莫斯科开会,批准了建墙决定。与此同时,民主德国安全部门也准备好了共485吨带铁蒺藜的铁丝网。8月13日一清早,一道震惊了柏林人也震惊了世界的隔离墙,出现在柏林街头。

在这之后许久,人们还在不断思考和争论:柏林墙的建立,到底象征了社会主义的坚强还是表现了它的软弱?这道墙说到底是保护了社会主义还是损坏了它?

当然,1989年11月柏林墙的最后倒塌,被普遍看作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象征。它还被人们当作冷战结束的标志。连远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里,都被空运去一块柏林墙的残骸,以示馆主人在这场剧变中获得的荣耀。但所有这些,都是柏林墙建立28年以后的事情。它们不足以说明当时人的感受和决心。

那么,当时人的感受和决心应由什么来说明呢?

如果以下这句话的可靠性能被确认,那么,它应该是最能表明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领导人的真实看法的。1958年8月,当苏联得知大量东德知识分子出逃西德时,赫鲁晓夫据传曾对SED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看来“我们不能以开放的边界同资本主义进行竞争”(We can not compete with capitalism with open borders)。

不管是随口而出还是出于深思熟虑,赫鲁晓夫的这句话都颇值玩味。在某种程度上,它道出了当时社会主义者已经感到的压力、窘迫、被动甚至危机。这些感觉意味着,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如果没有任何屏障地、面对面地、自由地较量,社会主义似乎总处下风,至少,要赢得主动非常困难。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民主德国刚好处在同资本主义竞争的最前沿。它让赫鲁晓夫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想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才能摆脱被动?

但是,赫鲁晓夫在1958年8月讲出这样的话,又让人感到诧异。

1958年8月是什么日子?那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在发动“跃进”,以赶超资本主义的轰轰烈烈的时代。此前一年,苏联发射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成功。这个成就不仅使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欢欣鼓舞,而且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大为恐慌。毛泽东当年底在莫斯科会议上高兴地说,你美国也把个山药蛋抛到天上去试试看!赫鲁晓夫当时提出,苏联要在15年内在钢铁产量和其他主要工业生产指标上赶上或超过美国。中国则提出在1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在钢产量上超过英国。民主德国不仅取消实行了十几年的配给制,而且宣布要在1961年或1962年全面赶超西德。

然而,即使有这样轰轰烈烈的局面,赫鲁晓夫的话和民主德国大量人口外逃的事实,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不管赫鲁晓夫还是乌布利希,他们都已经意识到,要超过和战胜资本主义,决不是凭喊口号可以做到的。你必须拿出比对面资本主义还高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准,才能吸引人民,才能对抗资本主义的诱惑。否则,你只能永远被动。可以说,在批准建立柏林墙的那一刻,他们不仅看到了社会主义的薄弱和短处,也觉察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动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