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寄来一封正式通知信,格雷厄姆已获得法学院奖学金,并且必须在一周内回信表示接受。这是个好消息,但它使格雷厄姆陷入困惑的境地:“我应当像自己一直预期的那样去从事专门职业吗?我可以放弃华尔街的职业,物质上没有什么牺牲,并且经济收入也不会减少;但是权衡下来,若去读书,将耽搁三年,我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开始创业,而且相应地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考虑结婚。
与女朋友讨论过这事,她用微妙的方式使我明白,再读三年书对我对她都是很长的时间,而如果我坚持把现在的工作干下去,凭我出众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于是,格雷厄姆写信给法学院,谢绝了这笔奖学金。
格雷厄姆把决定告诉了校长,校长给格雷厄姆写了封信表示同意,认为随着证券交易所的歇业,许多无法适应形势的人肯定会退出华尔街,这样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留给有能力的人。
格雷厄姆后来回忆道:“我先在内勤办公室待了几个星期,跑跑腿,帮帮忙,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学习业务。做了四个星期的跑腿员后,我来到了债券部。”
来到债券部后,格雷厄姆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于是,他放弃了看似光鲜的债券推销商岗位,而是从“统计员”--证券分析员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并最终以此奠定了在美国证券业的特殊地位。
1920年初,埋头研究了整整5年之后,本杰明·格雷厄姆成为一家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员公司的初级合伙人。再之后,他完成了“投资圣经”《证券分析》一书,成了证券投资理论大师。再后来,一个叫巴菲特的年轻人死气白赖要投在他门下,连格雷厄姆也没料到,这个比他更能埋头研究上市公司资料的弟子,日后竟成了“世界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