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辛亥革命是怎样成功的(4)

壹玖壹壹 作者:(美)刘香成


 

张朋园先生指出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的那支笔,尤其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梁任公的鼓吹,立宪思想的影响由海外回向国内,连清廷都准备开国会,预备九年后实施立宪,后遭抗议而改为五年。这些晚清官员立宪思想的渊源,主要是康、梁等人的著作。张朋园先生在《梁启超与清季革命》(1964)中指出,梁任公在三十一岁之后转而推动立宪,主张在安定中求进步:“梁氏认为革命之后建设不易,更可能陷国家社会于纷乱。证之于中国百年来革命之历史,梁氏无异一先知。”

其后,张朋园先生又出版了《立宪派与辛亥革命》(1969)。在此之前少有人仔细研究立宪派,以及辛亥革命与立宪派之间的关系。通观全国各地辛亥革命前后的发展,张先生发现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主要是依靠“进步的保守分子”立宪派士绅的支持,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国大多数省份的认可。四川省谘议局议长蒲殿俊不但向清廷请愿立国会,且领导护路运动,罢课,罢市,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在武昌起义之后即与革命党合作,通电各省,呼吁响应独立;湖南省谘议局议长谭延闿在革命爆发后,起而担任都督,使湖南在短期之内恢复秩序。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韦慕廷(Clarence Martin Wilbur)在该书序言中说:“许多在革命前属于君主立宪派的人,在辛亥时期与革命派合作。事实上,在促使帝制的崩溃中,他们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对立宪派的活动懵然无知,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是不能了解的。”

汪荣祖先生对于江苏地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同样显示了立宪派在建立民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武昌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江苏省是第一个响应且宣布独立的省份。谁宣布独立的?不是当时的江苏巡抚程德全,而是张謇这一批立宪派人士。以张謇为首的立宪派人士为什么要宣布独立?不是因为他们支持革命党的革命理念,相反,这些人非常怕革命党。立宪派士绅宣布独立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为了自保。因为辛亥革命造成较大的社会动荡,其根源要追溯到晚清的一些重要变化:从太平天国起事之后,中国东南一带人口锐减,使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一环,就是地方士绅为了维护治安而慢慢地掌握了地方上的权力。由于晚清有相当多的赔款,特别是《辛丑条约》,赔了白银四万万五千万两,几乎是一人赔一两。这样的巨额赔款直接就摊派到各省,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民间生活因此更形困顿,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流民。换言之,清末财政困境使许多人生活极不稳定。这些人有的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那样不自觉成为革命军的基础,而有的就变成社会动荡的根源。所以,辛亥革命之后,通过江苏的例子就可以看得出,这些士绅宣布独立是为了自保。他们希望在革命军于武昌起义成功而中央没有办法控制局面的时候,可以依赖自己的力量保障身家性命,这才是他们宣布独立最根本的原因。至于他们之所以有能力宣布独立,是因为自太平天国之后,他们就开始在地方上长期经营。他们不但有经济上的实力,甚至握有武力。以张謇为例,他在清末所做的建设工作相当不得了。他有一整套地方建设的构想,包括实业、教育、慈善、政治等方面,还请荷兰专家协助开发海埔新生地,盖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等。夸张一点说,张謇可谓当地的“土皇帝”。辛亥革命爆发之前,他就已是地方实力人物,透过参与政治进入谘议局、资政院,成为地方议会的领袖。由于这些立宪派人士担心革命后的社会动荡,起而自保,革命才会成功。因此,辛亥革命是立宪派士绅支持之后,各地响应所产生的结果。辛亥革命之后促成政权和平转移的南北议和,也主要是在立宪派人士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