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低下,比场工的身份都低。场工,就是现场工人。即拍摄现场打杂的人。铺个轨道、推个轨道、扶个道具、拽个电线等等之类的力气杂活都由场工负责。但他们的身份,都在群众演员之上。
做为群众演员,现场休息时你不能大声喧哗,你若表现得兴奋一点、开心一点都会遭来任何工作人员的白眼,甚至是严厉的管教--"哎哎哎,你们干嘛呢?规矩点!"
拍摄时,把你当做动物一般使唤--" 哎,你,从那边走过来。还有你,站在那里买东西。哎哎哎,我说你听不听得懂人话啊?要你背对着摄影机,没让你转过来!"
每当导演有任何不愉快,最容易拿群众演员撒气--"这人是谁叫来的呀?下次别用了啊!装个死尸还动来动去的,我真他妈想一板砖上去直接给他拍晕了!"
每当休息时,人家男女一号、导演啥的,都坐在屋子里,暖气片旁边烤着。群众演员只能站在外面,自己找个避风的地方窝着。多穿点!冻死了可是自己的事,没人管你。
尤其吃饭。人家都是屋里吃,荤素搭配得当的盒饭。群众演员的饭,是三个跟喂猪似的洗脸盆,一盆装一个菜,里面有个肉菜你就阿弥陀佛了,能找着几根肉丝那就是你的造化。然后给你个一次性餐盒,拿一大勺每样盛给你点。没桌椅,没地方坐,自己到外面随便找个可以蹲着容身的地方吃去吧。几口立马吃完,否则没两分钟就凉了,你就只能就着喝西北风了。
不管身份轻重,哪个演员不是抱着对电影的热忱和对自己未来的远大理想在认真努力的工作?钱拿那么少,戏演得比主演还卖力,却常常连一个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若不是亲身体验,群众演员的辛苦与委屈,有几人能懂?
我们就这样融入在其间,一点一滴体会着表演之外,这个身在演艺圈金字塔底层的群演(群众演员)生活。第一次感觉到梦想跟现实有着太大差距。眼前的现状,与我们从前想象的截然不同。
参与拍摄的第一个星期里,早上六点半开工,晚上将近十点、十一点才收工。每天只拿十五块钱的劳务。早上太早、晚上太晚,我们四个女孩只好来回打车。AA制,减去车费,我们一天才挣三块钱。
后来才知道,原本我们每个人是三十块钱一天的,被丧尽天良的副导演给一人扣掉十五块,直接跟我们说是十五块。我们辛苦工作一天,劳务却被他密掉一半,真是够狠的。
13、我不想做靠出卖色相换戏拍,只想步步脚踏实地
上了个培训班果真是不一样,起步又高了一个台阶。楚安琪她们认识副导演,推荐一下就很容易有机会进组当群众演员。
参加连续剧《魂梦秦淮》的拍摄时,剧组的车约定好了在北三环蓟门桥附近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简称:北影厂)集合出发。
清晨六点,车开到北影厂门口停了下来。已经坐在车上的我们透过车窗往外看,发现北影厂大门口两边黑压压的蹲满了人。搞不清的还当是人贩子市场呢。询问了一句,才知道全是蹲这等活儿的群众演员。
副导演径自走了过去,就跟挑牲口一样点着人头:"你,你,还有你。上后面那车!"
往后许多年,不论严冬酷暑、白天黑夜,从这里经过你都能看见无数的群众演员在这里等着。对未来充满梦想和自信。尤其是后来出了王宝强,所有群众演员立刻将其奉为自己人生梦想中的神明,发誓要当王保强第二。
其实这样的等待,机会往往很渺茫。一部戏里面除非有打仗用兵、阵势排场的大场面用的人比较多,一般一部戏里群众演员能用上一百来个,就算很多了。他们在这里等着,运气好的一个月能挣五六百,解决个温饱;运气不好的一个月百来块钱,还不如去工地做个搬运工,实打实地挣个苦力钱更加稳妥实在。
后来就有了专门负责带群众演员的"穴头"。手上一大抄写本,记着所有群演的BB机、座机、手机电话。专门给他们介绍拍戏的活,从中扣一半的介绍费。有的是明着告诉你,要提成;有的干脆不告诉你,三十块的活儿,告诉你就十五块,你干不干吧?不干咱手里有得是人,不怕没人去!就像圈里圈外总说的那句话:中国什么都缺,最不缺人。
于是,你明明知道被他坑,你还得假装什么都不清楚,哑巴吃黄连,自个儿心里苦去。谁让人家穴头跟副导演熟,他就能找着戏呢。
有的穴头干出点名堂来了,干脆就近在北影厂里开个"某某影视公司",把自己跟哪个哪个明星的照片贴得一屋子都是,以显示自己能近距离接触明星大腕多牛掰似的,让你看到晃眼。桌子上放着厚厚的几本相册,上面写着:女明星、男明星、专业女演员、专业男演员、群众演员,你看着还以为他们是家制作精良,具备专业水准的大公司。其实这排场也只能镇住那些一心想当群众演员的傻孩子们。人家专业大公司都只挂他们拍摄制作的电影海报,傻不拉叽挂明星合影的不是底层暴发户,就是圈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