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汪曾祺:文坛的双子星座(节选)
沈从文与汪曾祺,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的经典名作《边城》和《受戒》都是传统文化之水蕴育而成。两人的文学创作在"水"上契合,他们人生道路的交叉,困境中的互相扶持,精神旨趣的贴近,使得湘西之水和高邮的运河之水合流,一派汪洋中,诞生了20世纪滋润人心的文学经典。
汪曾祺在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时,曾不无自豪地说:"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足。"两人亦师亦友的情谊,经受了战乱和运动的考验,穿越了百年的历史风云。
沈从文帮助汪曾祺渡过难关
汪曾祺辗转来到上海,原想通过熟人或朋友找一份职业,不料却连碰钉子,手头仅有的一点钱也快花光了,即将落魄街头,以致他情绪异常低落,甚至想到自杀。当他把这里的遭遇写信告诉沈从文之后,老师很快回信责骂他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枝笔,怕什么!"信中还举了自己当年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闯荡北京,战胜厄运发奋创作的例子,使汪曾祺既感动又惭愧。沈从文还致信上海的李健吾,请其对汪多加关照,并让夫人张兆和从苏州写了一封长信来安慰汪曾祺。
由于沈从文的多次推荐,李健吾已了解了汪曾祺,并也很欣赏其才气。现在汪曾祺找上门来,他便热情地给予鼓励,并举荐汪到一所私立致远中学任教,使汪在此过了一年多相对稳定的生活,且有幸结识了著名作家巴金。巴金的夫人萧珊毕业于西南联大,巴金又是沈从文的好朋友,于是汪曾祺在巴金家与黄裳相识了。同时相识的还有黄永玉。
汪曾祺1947至1948年在上海,和黄永玉、黄裳过从甚密,三人都是二十多岁,神采飞扬,书生意气,这是岁月挥之不去的一段美好记忆,"几乎如老酒一般,那段日子真是越沉越香"。黄永玉在《太阳下的风景》中说:"朋友中,有一位是沈从文的学生,他边教书边写文章,文章又那么好,使我着迷到了极点。人也像他的文章那么洒脱,简直浑身的巧思。"黄永玉在《黄裳浅识》中一直对朋友鼓吹三样事:汪曾祺的文章、陆志庠的画、凤凰的风景。李国涛《"文体家"黄裳》一文,也谈到了三人意趣相通、惺惺相惜:"在那时,其实三人都不过是普通作者和画家,未来发展,全不可知。后来,不用说,一个个都成为可入文学史,可入画史,可入学术史的顶尖人物了。当时他们就亲密如此,可见互为伯乐,互为千里马,互相间有一种马与马之间的气味相投。……而黄永玉在画外谈文,总是一语到位,得过沈从文的真传。那是气质。气质,气质!这也是马与马得以相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