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仕是位忠厚之人,与黄侃同为章门弟子,而黄侃竟也与其产生了矛盾。1926年,吴承仕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主任,邀请黄侃来北师大任教,为国文系讲授小学,兼中国大学及民国大学课。黄侃在北京住在吴承仕的一所房子中。他不负朋友之托,讲课十分卖力,使学生们获益匪浅。1927年,有学生反映黄在课堂上对女生有不尊重之言,吴作为系主任善意地提醒黄侃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辞。谁知黄侃竟大怒,辞去教授之职。搬家时,黄侃竟架上梯子,爬到梁上写下一行大字"天下第一凶宅"。
学生向吴承仕反映的事情,大概不虚。黄侃在北大任教时期,北大教授中虽有进德会,但像这样的组织,黄侃是不屑加入的。他和陈等人都写过歌吟八大胡同妓女的艳词,为时人所诟病。黄侃对黄绍兰的短暂婚姻,可谓始乱终弃,也受到师母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的批评。
黄侃和吴承仕闹矛盾,最后还是老师章太炎出面调解。吴承仕把此事告诉了老师,章太炎回信说:"季刚性情乖戾,人所素谂。去岁曾以忠信敬笃勉之,彼甚不服。来书所说事状,先已从季刚弟子某君闻其概略,彼亦云吴先生是,而黄先生非也。"
黄侃晚期最后几年一直在南京中央大学与汪东共事,且汪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黄为教授,但是二人却从未产生过矛盾,不仅没有矛盾,而且黄表现出少有的驯服,所以章太炎戏称黄为天王,汪为东王。朱希祖《答旭初见赠十一用寺韵》一诗中有句云:"文章要借江山助,此亦足使天王驯。"诗下小注云:"季刚才高气盛,到处龃龉不能容,晚年在南京六七年,与君始终相安。盖惟君能下之,而又能驯之也。故本师戏谓季刚为天王,君为东王。"{1}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自以为上帝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东王杨秀清却能代上帝发言,以节制天王洪秀全。章太炎以太平天国诸王的关系,来喻门下诸子,不仅表现出章氏的谐趣,也表现出对自己学术地位的肯定。
汪东和黄侃所居相近,游宴过从,晨夕相处。一日,黄侃忽然对汪东说:"倘我一旦化去,你当怎样挽我?"汪东立即集古人诗句预作挽联:
我意独怜才,平生风义兼师友;
谁能长寿考,九重泉路尽交期。
章太炎与黄侃等众章门弟子,"平生风义兼师友",尽管时有恶语相向,但他们的"疯言疯语",何尝不是一种风流,他们的风度和风义,令人向往。
黄侃与黄门侍郎
黄侃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被称为"黄门侍郎"。在众多弟子中,有三位弟子关系特殊。一位是黄菊英,黄在武昌高师任教时的学生。1923年,黄菊英在武昌高师毕业,同年黄侃与黄菊英在武昌黄土坡结婚。黄侃时年36岁,黄菊英21岁。黄侃娶了自己的学生,和鲁迅许广平、沈从文张兆和一样,在民国学界文坛轰动一时。一位是黄焯,黄侃的侄子。黄焯作为黄侃学术的继承者,积累了黄侃论学及批校古籍的丰富资料,陆续整理出版。黄焯以其堂叔黄侃为榜样,"50岁以前不著书",所以他的著作皆在70岁以后结集而成,并陆续刊行于世。另一位是潘重规,成了黄侃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