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节:周宝生: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传奇(3)

中国高端访问-肆 作者:余玮


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周宝生注重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得早,抓得狠,他说:"野蛮和文明只隔一层窗户纸,就看干部怎么做。""治愚必先治盲","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由于制度制订得细而严,执行坚决,村民渐渐成了习惯,形成了自觉行动,也不觉得苛刻了。周宝生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善于把美好的规划变成群众的行动。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化阵地建设。基于这一认识,早在1989年,周宝生就高起点设计建起了农民文化中心。这些年来,八组的卡拉OK比赛、篮球比赛、逢年过节的歌咏大会、文艺晚会搞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常年开办农民夜校、农民训练班,开展科技文化知识竞赛。在周宝生看来,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这些功能是上经济类项目所不可代替的。他说,"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不是新农民,只有把农村文化搞红火,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

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学管理、学时事政治,在官桥八组蔚然成风。周宝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这些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原来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周宝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他顽强自学,完成了研究生文化课题,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与研究员职称;他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刻苦钻研,获取了市场经济新知,成为高级经济师,并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工程技术专家。

有人往往一提农民,就和自私、狭隘、保守联在一起。在官桥八组,村民素养高,有文化、有知识、懂经济、会技术,有发展眼光。"好多年了,组里没罚过一分钱。上下班之余,清理、侍弄草坪,已成为我们八组人的行为习惯。"一位村民这样讲。

每天早晨6点25分,村庄上空军号嘹亮。原来,官桥八组村民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号吹而作、号吹而息"---起床吹号,上班听号,下班同样是放军号。初来乍到的人,还以为这偏远的地方是一座军营。其实,这里的居民很难分清农民与城市职工的身份。

中国农村有一个怪现象,每逢春节过后,农村一些青壮年劳力又纷纷离乡,踏上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征程。于是,村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也就是所谓的"386199部队"。而在官桥八组,没有见到人们所言的"空心村",相反外地的一些高素质人才纷纷设法在这里创业。周宝生说,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村青壮年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建设新农村离不开他们。他认为,"空心村"问题是一个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的"新矛盾"。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中这样说。而今,文明之风绿田野。连年来,官桥八组被命名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庄"、"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联合国官员来到八组,看到这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一路竖着大拇指。

敢为人先: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

1978年以前,嘉鱼县官桥八队的农民从早忙到晚,就是摆脱不掉一个字"穷"。那时组里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每年青黄不接的日子要吃国家的返销粮,家家住的是土砖房。

"吃糠粑、穿破袄,栽稻秧、收谷草……""住的是土砖房,吃的是返销粮,一天工值九分钱,上山打柴换油盐。"当年,官桥八队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队长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组来了一茬又一茬,就是解不开一个穷疙瘩。一位村民对我们回忆说:"以前,我们这些种田的,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在田里干活,活没少干,苦没少吃,总是搞不饱肚子,甚至家里用的油盐钱,都得靠偷偷摸摸地到山上砍点柴火换。家里养的两只老母鸡,也巴不得每天在鸡屁股抠两个蛋来补贴家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