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强大,隋文帝的猜忌之心不仅没有减弱,反倒还逐步加强,这就有点不对头了。那么,他猜忌谁呢?这时候,隋文帝猜忌的对象恰恰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文臣武将。
举一个例子,虞庆则。虞庆则和隋文帝的出身、性格都非常相似,所以在隋朝初年颇受宠幸,和高颎、苏威、杨雄一起,合称"四贵",本来是隋文帝的心腹重臣。但是,到了开皇十七年(597),虞庆则居然被以谋反罪的名义砍了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又是一场家庭悲剧。虞庆则有个小舅子叫赵什柱,本来没什么本事,但是,虞庆则念及亲戚情分,拼命提拔他,让他担任自己的参谋长。
可是没想到,赵什柱居然恩将仇报,没几天,就和虞庆则的爱妾私通上了。他也知道,虞庆则是火爆脾气,一旦发现了他的丑事,肯定饶不了他。怎么办呢?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把虞庆则除掉算了。正好这时候桂州,也就是今天广西桂林一带有人造反,隋文帝派虞庆则前去平叛,赵什柱心思一动,就想借这个机会除掉虞庆则。
怎么除掉他呢?赵什柱决定铤而走险,到隋文帝面前告密了,说虞庆则根本不想去,对皇帝有抱怨之意。按照赵什柱的想法,如果皇帝因此治虞庆则的罪,自己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那么,隋文帝是不是像赵什柱希望的那样听风就是雨呢?他倒没有,并没有罢虞庆则的官,更没有直接把他投进监狱,而是照样派他出征了。
但是,尽管如此,送行的时候,隋文帝还是冷着一张脸,让虞庆则很是摸不着头脑。但是,不明白归不明白,虞庆则还是带兵南下了,而且,一到那里就打了个胜仗,很快就把叛乱给解决了。
这样一来,跟着他的赵什柱可郁闷坏了,这不等于他的诬陷不攻自破了吗?恐怕不等虞庆则收拾他,皇帝就要收拾他了。
可是,就在赵什柱都绝望了的时候,事情又出现转机了。什么转机呢?虞庆则不是武将出身吗?到哪里都喜欢登高远眺,看看山川地貌,分析一下军事地理。从桂州回朝廷,不是要路过潭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沙吗?他又按照老习惯,带着赵什柱,登上当地的高山临桂岭,眺望山河。眺望了一圈之后,虞庆则对赵什柱说了,你看出来没有?"此城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什么意思呢?这个地方非常险峻,只要囤积足够多的粮食,再有一个能人防守,绝对是易守难攻啊。
听他这么一说,赵什柱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你说这里易守难攻是什么意思啊?这不分明是想借这个地方造反吗!本来我只是要告你怠慢军务,就算告成了,力度也不够啊。现在你居然让我抓住这么一个大把柄,那我还不如干脆告你谋反呢!
这样一想,赵什柱就开始忽悠姐夫虞庆则了,跟他说,咱们离开朝廷的时候,陛下似乎对你有点不满啊,也不知是为什么,要不要我先替你到京城打探一番?你也别急着回去,就在这里休息几天,等我探听好了情况你再启程。虞庆则一听,有道理啊,就让他先回去了。
结果,赵什柱一回到京师,马上就向隋文帝汇报了,虞庆则认为潭州易守难攻,想在那谋反,所以这几天一直逗留在那里,不肯往回走,我冒死前来向陛下汇报!
隋文帝一听,勃然大怒,马上就派司法部门去调查了,结果一查,虞庆则确实说过易守难攻的话,也确实在潭州逗留。这不就印证了赵什柱所说的话了吗?
那么,隋文帝怎么处理虞庆则呢?他根本没给虞庆则辩驳的机会,就以谋反罪把他处决了。一代名将,近二十年的宰相,就这样死于非命。
可能有人会说,就算如此,也不能证明隋文帝猜忌啊?没准他正是被赵什柱蒙蔽了呢。是不是呢?不能这样想。要知道,虞庆则的案子,只要稍微调查了解一下,就能够证明谁是谁非,但是,隋文帝居然既不调查研究,也不给虞庆则辩白的机会,而是一听传言,马上杀人,这是什么心态啊?这就叫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本身就是一种猜忌之心。
事实上,当时不光是虞庆则被杀,"四贵"之中的其他三贵也都没有逃过被猜忌的命运。其中,高颎因为太子事件被罢官,杨雄因为人缘太好而被架空,苏威也因为涉嫌朋党问题被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