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乏大体为政寓风险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上册) 作者:蒙曼


通过这么两件事我们就发现了,隋文帝确实有一些政治智慧,但是,他缺乏一种大局意识,缺乏一种皇帝的气度,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虽然隋朝的国力很强盛,政治很清明,但是,隋朝人的幸福指数并不高。为什么这么说呢?两个方面。

第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为什么不高啊?因为隋文帝管得太死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隋朝老百姓跟我们一样,很喜欢过节,特别是元宵节那天,不仅张灯结彩,鼓乐齐鸣,而且青年男女还要戴上假面,载歌载舞,有一些艺人也到街头进行表演,很多人都出来观看。这本来不是挺好的事吗?可是,隋文帝居然认为,这类活动贵贱不分,男女混杂,有伤名教,因此干脆禁止过节。

连这样的单纯娱乐活动都不能容忍,这不是管得太宽,太刻板了吗?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之下,可以想象,老百姓虽然生活安定,但是也非常单调,没有一种真正舒心的感觉。

第二,官员幸福指数也不高。官员的幸福指数为什么不高啊?两个原因。首先,隋文帝太刻薄寡恩了。今天用你,明天就有可能杀你。按照《隋书·高祖本纪》的说法,就是"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

就拿高颎来说吧,那可既是佐命功臣,又是辅政大臣,还是战争统帅,文武双全,为隋朝建立了汗马功劳。

当年,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隋文帝对他非常倚重,倚重到什么程度呢?隋文帝建新都大兴城,高颎全盘谋划,经常到工地去巡视,每次去了都坐在一棵大槐树下办公。后来,这颗大槐树的南面建起了朝堂,要重新栽行道树,好整齐美观一点。大槐树的位置比较不伦不类,工人就说砍掉算了。没想到隋文帝说,这是高颎办公的地方,算是历史文物,一定要保留下来,让后人知道高颎。这样一来,这棵树就真保留下来了,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隋文帝的赞赏也换来高颎的绝对忠诚,为大隋王朝兢兢业业地工作了近二十年。可是,开皇末年,就因为高颎反对废太子,隋文帝就必欲除之而后快,甚至不惜诬陷他谋反,直接废为庶人。

这就太过分了。对一个最最忠诚的老臣都能如此无情,可想而知,对其他官员更是缺乏最基本的宽厚之心,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办事,怎么可能有幸福感呢。

其次,隋文帝越到晚年,用人思路越偏狭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隋朝开皇初年,李德林曾经非常得宠。李德林是什么人啊?那是一个有独立见解,能对皇帝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能用敢讲真话的人,这当然体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度。但是,后来,李德林不行了,隋文帝改宠苏威了。苏威是什么人啊?那是一个能把皇帝的每一个想法都落实下去的办事人才。只用办事人才,这在器局上就已经差下来了。

再后来,苏威也不行了,改宠杨素,杨素是什么人啊?那就是一个能迎合皇帝好恶的人。只用逢迎之人,这当然说明气量更小了。可是,最后,连杨素也不行了,隋文帝改宠柳述,那是什么人啊?那仅仅是一个女婿,完全唯皇帝马首是瞻,已经根本谈不上大臣,只能算机要秘书了。

随着隋文帝的用人范围越来越窄,官员们发挥的余地也就越来越少,英雄无用武之地,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众所周知,隋文帝面对的是一个刚刚整合在一起,各种矛盾非常复杂的社会,关中、山东、江南三大部分,生活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经济水准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社会稳定下来,良性发展,海纳百川的气度还有用人不疑的精神其实非常重要,但是,隋文帝恰恰缺乏这样的气度和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