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节:壹起义兵秦王破阵(11)

贞观之治 作者:刘后滨


这话听起来似乎也有道理,象是又一场赤壁之战。窦建德接受了他的建议,即时派遣使者告知王世充,答应赴援。

窦建德没看清楚,在唐、郑对峙的阵势中,他有可能为王世充陪葬。可是若与唐朝方面联合,那么郑被消灭后,唐朝又绝不会与自己共存。窦建德若趁唐、郑对抗之机独立扩充自己的力量,会不会是更明智的选择?历史却没有如此发展。

武德四年(621)二月,李世民、王世充皆亲自出马,洛阳城外一场激战。叫喊声、砍杀声,震天动地,难解难分,从早上一直战至中午。王世充渐渐不支。李世民纵兵向前,直乘其后。王世充大败。被俘斩七八千人。

王世充退回洛阳城内。洛阳外围据点大多被唐军控制。

对阵战变成了攻坚战。

洛阳城守御甚严。大炮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秦王率军四面攻之,夜以继日,竟是十多天不能攻克。

天亮出兵,日暮收兵,日复一日,只见伤亡,不见城破。秦王左右将士不免疲惫思归。

又一次夜幕降临,依然是攻而不破。撤围,秦王返回大营。

春临人间风犹冷,吹动帐外的树叶、旗帜,噗噗啪啪地响。

一向意气风发的秦王也不免面露忧容。自从起事以来,秦王打过多少胜仗,往往取之以奇,以少胜多。但是以前,都是可以等待时机,以奇取胜。唯有这一次,唐军是以进攻性兵力,外线作战,由不得他迁延等待,不得不进行这样硬对硬的攻坚战。

秦王在营帐里踱步。

卫士来报:“总管刘弘基求见。”

刘弘基进来,这位跟随李世民多年的勇将很明显流露出疲惫之色,真让秦王忧心。

“秦王,”只听得刘弘基说,“如今将近半个月不能攻下,伤亡已经是日甚一日,恐怕再攻下去也终是无益,我们还是先班师回朝,以后再图进取吧。”

秦王沉默不语。的确,刘弘基说的是实情。唐军的伤亡,与日俱增。

“秦王……”刘弘基再向前一步。

秦王摆摆手,示意他打住。“容我想想。”秦王说。

“秦王,外面还有众将领求见。”卫兵又报,声音惶惧。

“都进来!”秦王突然烦躁。

营帐一下子显得拥挤、沉闷。

“你们是不是都来请求班师?”秦王面无表情地问道,可是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平静。

众将沉默。秦王转过身去,背对众人。

这些,都是旧日里英勇善战的骁将,可是现在,他们都像刘弘基一样,显得疲惫。秦王不愿意看见他们疲惫的神情。

一阵沉默,漫长,难耐!

秦王突然回头:“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怎能弃之而去!”秦王一双眼睛像利剑一样射向他的爱将们。

众将士一时惊住。

“传令下去!”秦王以一种不容商量的坚定和霸道,下令军中,“洛阳未破,必不还师,敢言班师者斩!”

众人屏息,不敢再言。看来秦王是铁了心要打下这一场攻坚战。

其实,秦王何尝不知道继续围攻的代价。可是他比别人多想到的是,现在若撤围,以后再来兴兵的代价是更难以想象的。总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才更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见识和主意,显示他敢干大事的决心和毅力。

秦王写信给王世充,晓以祸福。他希望王世充能够尽量早一些投降。在秦王看来,最高的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百战百胜只是次一等的境界。这种思想,后来他曾与卫国公李靖谈论,被记载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但在他的早年,他承得起百战百胜,却很少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是即帝位以后,在安抚国内、怀柔四方时,他更多地实践了他的第一境界。这难得的一次劝降,自然失效。王世充正在焦急等待着窦建德来援。秦王没能得到回音。

三月,窦建德刚打败了孟海公,即率军十余万,号称三十万,水陆并进,泛舟运粮,增援王世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