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受全球经济增长的带动,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高,并且在美元贬值、国际游资炒作、地缘政治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突破百元大关。面对高油价,中东产油国在享受由此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担忧高油价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也积极调整其能源战略,力图以适当增加供应来稳定市场。由此可见,中东产油国的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在保证市场供求均衡的同时,尽量将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既保证其收入最大化,又要巩固其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
中东产油国的国内能源政策的重点一是加强对上游石油资源的控制,发展下游炼化和石化工业,完善本国的石油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大力开发天然气,建立综合的天然气产业体系。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有化以后,中东产油国基本上控制了本国的石油资源的勘探开采权,但是,为了利用外国石油公司的先进技术,有的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会允许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某些区域的勘探开发,并以份额油作为回报,但是基本上要求国家石油公司在上游项目中至少拥有51%的股份。长期以来,除了巴林等少数国家外,中东产油国大都以出口原油为主,而所需成品油仍依赖进口。为了提升石油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中东产油国都大力发展下游炼化工业,而国际石油市场上炼化能力的不足也给中东产油国加快提升炼化能力提供了机会。2005年,沙特的原油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1亿吨,未来仍将大幅度提升。此外,中东产油国还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据海湾化工和石油化工联盟统计,到2012年中东地区的乙烯产量将从2007年的1300万吨增加到2900万吨,增长量占全球总增长量的一半。为了出口更多的原油,中东产油国在国内能源消费中尽可能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目前,沙特的天然气消费占国内能源总消费量的40%,并且建成连接油气田、炼化厂和消费终端的天然气管网。伊朗的天然气消费量已经超过了石油,而且还向土耳其等国出口,并希望构建通过土耳其往欧洲输送天然气。在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的同时,液化天然气(LNG)也成为国际能源贸易的新品种,卡塔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而阿联酋正在迪拜兴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藏中心,容量达到18.6亿立方米,预计2013年竣工。
中东产油国的海外能源政策的重点一是建立并完善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对话和协调机制,以稳定市场供求平衡;二是拓展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以维持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除了加强与其他OPEC成员国的合作外,中东产油国还与委内瑞拉、墨西哥、俄罗斯等主要石油生产国建立多变协调机制,改善与伊朗的关系,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同时,中东产油国还通过“国际能源论坛”等平台,建立与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对话协商机制,以平抑国际石油市场波动;中东产油国还积极与国际能源署建立信息交流机制,以增加市场透明度。近年来,欧盟、美国在中东出口石油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中东产油国出口市场的重心开始东移,转向亚太地区。为了带动能源贸易,中东产油国还积极投资海外市场的石油下游产业,试图以此突破仅仅出口原油的局限,实现产业资本的增值,同时稳定和增加海外用户。比如沙特就通过收购、参股和长期供应合同等方式在美国、韩国、菲律宾、中国等投资合资炼油厂、加油站及石化企业,带动其油气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