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造高效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冲突才有突破(2)

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 作者:许凤婷


“一团和气”难成气候——决战室中“火拼”只为上市前“引爆”隐患

在微软,在每一个项目开发的后期,一个被称为“特警组”的虚拟团队就会经常开会,通过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特警组”的成员共有四人,包括负责该项目的“大老板”(Project Unit Manager,简称“PUM”)和“三足鼎立”的三方负责人。有趣的是,最早诞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名副其实的“反恐特警组”成员也是四名,这个小组由于装备了特殊的武器并具有先进的战术手段而成为颇具传奇色彩的防暴反恐执法单位。

而微软开发部门“特警组”的“武器”是“平等的权力”。在项目后期,他们每天花1个小时聚在一起,每个小组遇到的问题都会被提出来逐条“过堂”。当有矛盾发生时,成员可以各抒己见,经过一番或许并不平静的辩论,最后达成一致。

2006年,李杭曾在微软总部参与一个车载软件的开发工作,产品的功能之一是通过蓝牙把手机里的通讯录下载到汽车的软件系统中。在规划中,该软件应该支持当时市面上所有的手机,但在开发即将结束时,某品牌推出了一款新手机,经检测后发现它不能与该软件兼容。由于当时这款新手机较受欢迎,项目经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出:立即修改即将完成的程序使之与这款新手机兼容。这个建议遭到了测试团队的强烈抗议。

“为了兼容这一款,其他已经通过检测的上百款都得重新测试,项目进度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难保修改后的程序不出现其他问题。”测试经理说:“能不能跟这家手机厂商商量一下,让它们修改产品和我们兼容?”

测试经理的理由很充分:对汽车客户承诺的产品交付日期不能更改。项目经理也拿出了有力的数据:如果不为此进行修改,将影响不少最终用户。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作为开发经理的李杭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在现有的程序中增加一个条款,为这款新型号的手机开辟另一条程序通道,这样,已经通过检测的程序也无须“返工”了。

三位经理自己讨论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不在少数,前提是三者之间要有充分的信任。而遇到更难解决的事情时,就只能交给PUM来裁决了。

据说,发生在“特警组”中的对决并非最“恐怖”的。在牵涉成百上千人的项目,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中,后期会设立单独的会议室作为“决战室”,几十人一起关起门来集中讨论。

“功能之间如何取舍,‘救’谁不‘救’谁,都通过这样的讨论来决定,越到后期(讨论)越激烈,真算得上是‘血淋淋’的‘决战’。”张宏江半开玩笑地形容道。正是在这种相互制约的“三足鼎立”结构中,团队成员通过开诚布公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使微软的开发工作得以理清层层关系,实现目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