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清也可以说不(4)

重读晚清六十年 作者:端木赐香


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这谕旨毛病大了。谕中说四月份光绪身体就开始不好了,可是天下臣民都知道,那时候光绪刚好启动维新呢,年轻的皇帝意气风发,精神抖擞,改着改着就病成这样了,明显把臣民们当弱智嘛。于是谣言纷起,都认为皇帝命将不保矣。谣言传得英、法驻华公使都坐不住了,他们发出警告:“假如光绪帝在这政局变化之际死去,将在西洋各国之间产生非常不利于中国的后果。”外国在华报纸更是耸人听闻的发表议论说:外国公使是被遣到中国皇帝的宫廷中充当代表的,而不是被派遣到一个窃居中国宫廷的僭篡摄政那里的!

一看外国舆论都不承认太后统治的合法性并且露出了武力干涉的意图,太后害怕了。派庆亲王奕劻正式向英国公使窦纳乐表示,光绪帝还活着呢,没死。窦纳乐乘机表示,俺们不信,希望俺们信的话,贵国政府最好由驻华公使们推出的西医代表,用当今西医领域最新的成果给中国皇帝看病,才能尽释群疑。太后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病人面对外国医生,更何况中国政府的执政伦理中没有为“群”释疑解惑这一义务。不但没有这一义务,与公开公正透明的外国执政伦理相比,清政府简直就是把皇家政治摁到被窝、裤裆里了。

德龄说,她为太后翻译新闻时,太后尤为感兴趣的,是关于欧洲皇室首脑的活动,或者诸如此类,当太后了解到欧洲皇室的所有活动都会成为众所周知的新闻时,大为惊讶,她说:“不管怎样,在我们这儿,这些都是机密。不要说宫外边的人,对里面发生的事毫不知情,就连我们自己人,怕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话说回来,假如他们知道得多一点,兴许是件好事,那样,所有关于宫里的谣言没准就会不攻自破。”

看样子,太后也不算太糊涂。但是大清的传统,宁择谣言而不行透明的,因为宫里面丑闻太多,没法透明。但是这次不行了,“境外反华势力”太强横。于是,太后退步了。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四(1898年10月18日),法国驻京使署医官多德福蒙诏赴瀛台,给光绪帝进行西医诊治。光绪从小在慈禧的淫威下,衣食不周,营养不良,现在又被慈禧弄得靠边站了,没病才怪呢。可以说心病身病,啥病都有。但是再有病,也碍不着做皇帝。多德福的诊断意见是:“病势无大碍,惟患血虚之症”。问题是,西医顶多能诊治中国皇帝的病,他诊冶不了中国的病。老太后说光绪有病,光绪就得有病。老太后有自己的明确目标:第一,给自己的重新训政制造理由;第二,为废掉光绪制造理由。

中国百姓倒无所谓,有病没病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事儿,与己无关。可是外国人就不乐意了,认为一切都与他们有关。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吃不饱,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顾不上啥民权与人权;外国人呢,吃饱了,撑住了,从不知道饥饿的感觉,所以动不动就扯什么人权与民权!具体来讲,他们强烈怀疑光绪不是有病,而是有猫腻。

确实有猫腻,老太后早想另立接班人了。慈禧将光绪帝幽禁在瀛台后,似乎还不足以泄愤,为了彻底将光绪帝与外界隔绝,在政变后的几天里,又陆续把过去侍奉光绪帝的太监全部发落,或处死,或从军,无一人幸免。更对珍妃痛下狠手,施以杖责之后囚禁于冷宫。如此这般,太后依然不放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