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玩得最漂亮的一招,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有关天津的接管问题。当时联军规定,八国联军交还天津后,中国政府不得在距离天津租界20公里之内驻扎军队。天津不让驻军,北京的安全咋办?吓得老太后都不敢回銮了。最后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袁世凯,你去接管吧。袁世凯从自己的军队里提出3000兵,对他们进行了短期的专业培训,改换制服,称为“中国警察”。接管期一到,袁世凯的“警察”长驱直入。形式上与条约无冲突,实质上相当于中国驻军,八国联军又失望又敬佩,特别是天津治安一下子成为各省之冠,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后来,袁当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施新政,搞改革,把个天津治理成模范省,洋人越看越喜欢。后来,当袁世凯被迫回安阳钓鱼时,他们甚至替袁世凯可惜,认为摄政王载沣是个软弱的人物,袁世凯应该发动政变取而代之。所有这一切,导致辛亥革命发生后,洋人准备抛弃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时,一下子就想到了袁世凯。
我曾经替孙中山可惜,对西方洋人有意见:你们已经抛弃了一个能让中国发生希望的人物——光绪,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抛弃中山呢?事实上,洋人也考虑过孙中山,只不过考虑之后,觉得不行,遂放弃罢了。正如对于光绪帝的评价一样(他们认为光绪是一个幻想家),他们认为,孙中山“是一个空想政治家和夸夸其谈者”。当时的英国记者查门对孙中山的评价是:“孙博士有许多英国和美国的朋友与同情者,但他们无意于支持反抗政府的叛乱……他们中大多数把孙看作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家。”
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在致国务卿诺克斯的电文中将袁与孙作了一番对比。
他说:“一般认为袁是今日中国最有能力的人物。”至于孙中山,“无论从其品质和能力看,此间人士都不认为他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生在沿海,他在外国受的教育,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国外,他不知道中国的内情,或者说不懂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性格、传统和习惯。”所以孙中山能控制局势“是很可疑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对袁世凯的评价是:“袁世凯是确保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政府的唯一人物。”
洋人废话多,其实,袁与孙的差别很简单,前者是政治家,后者是理想家。
政治家利用自己心中的“术”,凭借手中的“力”,借辛亥革命的“势”,一脚踩清室,一脚踩革命党人,三下五除二就摘走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心甘情愿把果实让出的孙中山,将满肚子希望寄托到袁世凯身上,希望在袁世凯的带领下,中华民国走向共和,赶超欧美,原话是:“必能驾欧美而上之也”。
为了让中国赶超欧美,理想家决定与政治家分工合作——孙中山与袁世凯在北京第一次握手时,说出了一句名言:希望大总统为中国练二百万军队,我为中国建设二百万公里铁路(一说是10万英里,唐德刚先生说是20万里,所以,这个二百万可能是中山那个包括百万英里公路在内的建国方略吧。其实,不管多少,好像都有些过于理想化,因为时至今日,中国大陆的铁路营运里程尚未突破7万公里)。
唐德刚先生分析说:“中山这席话虽出诸一位伟大爱国者的至诚,但是听在有高度行政和经济建设经验的袁世凯的耳朵里,就是信口胡吹了。”唐先生进一步认为,孙大炮这个诨名,可能就是袁世凯给叫出来的。这里唐先生错了。事实上,中山先生大炮之名来之早矣。远在辛亥革命前,孙公经常在华侨中发动大家捐款赞助他的革命,奈何起义一次失败一次,屡败而战,严格来讲是屡败而捐,而且每次募捐时都要向诸位保证:孙文这次一定成功。可是经常的情形是,孙公这边话声没落地,那边革命党人起义失败甚至尚未起义因泄密而失败的消息就传来了。由此,孙公得个孙大炮的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