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聪明人张良(2)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下) 作者:王立群


鸿沟议和后,张良、陈平力主乘胜追击,彻底消灭项羽集团,尽快结束楚汉战争。刘邦采纳了两人的意见,在垓下大败项羽,成功灭楚。

九是固陵建议,合兵垓下。

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在追击过程中曾受阻固陵。此时,张良建议刘邦赶紧加封韩信、彭越的封地,诱使二人出兵,合围项羽于垓下。

十是建都关中,万世基业。

娄敬积极建议建都关中,刘邦对此却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这时候,张良果断地站出来为娄敬撑腰,对西汉政府最终建都关中起了关键作用。

张良是大汉帝国建立过程中不折不扣的功臣,所以刘邦在高帝六年大封诸侯之时,自然不会怠慢了他。张良这十大功劳中,最值得称道是下邑画策与阻封六国,展现出了卓越的全局观念与杰出的战略才华。

头脑清醒不自傲

作为“三杰”之首,张良一直在刘邦身边运筹帷幄,从未到前线攻城略地,所以封侯之时,张良并没有英勇杀敌的军功,不过,刘邦却破例表态:张良的功劳是“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要他“自择齐三万户”。这是高帝六年前两批所封列侯中,唯一一位得到特批,可以自行择地而封的列侯,所封户“三万”也是列侯中最多的。

如此优厚的待遇条件,张良接受了吗?没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里有写,张良受封“万户”,也就是说,张良只接受了万户侯的封地。

对于张良选择只接受“万户”封地的举动,《史记·留侯世家》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刘邦要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说:我起兵后能在留(秦县,今江苏沛县东南)遇见皇上,这是天意。皇上愿意采纳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能够获得成功,这是我人生的幸运!我希望将留赐封给我就足够了,不敢受封三万户。于是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后来,“留侯”便成为张良最常用的称谓。《史记》中的张良传就名为《留侯世家》。

那么,张良为什么要辞封“三万户”呢?

万户侯是汉代封侯的最高食邑(封地)。刘邦在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两次大分封时,周勃受封八千一百户,萧何受封八千户,夏侯婴受封六千九百户,陈平、樊哙、灌婴均受封五千户。就连被众人公认军功第一的曹参也才受封一万零六百户,此番张良受封万户侯,与曹参不相上下。

张良可是个聪明人,他深知自己没有攻城略地的卓越军功,如果接受了“自择齐三万户”,立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推辞,将自己与刘邦的相遇说成是天意,自己的“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之功是幸运,求封留地是对相遇的纪念,也是对君臣相欢的感激。

刘邦的这两次封侯一共解决了二十九个人的编制问题,没有被点到名的人争功不止。某一日,刘邦站在复道(宫殿之间的空中通道)上,看见殿外的将领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什么,他奇怪地问张良:他们是在谈论什么?张良回答说:皇上您当初与他们一块儿打天下,而现在您已经贵为天子,分封的诸侯都是至交故友和平时亲近喜欢之人,杀的都是平生中结下仇怨的人。将领们算了一下,担心这天下的土地不够分封,更怕因为有些微过失而被诛杀,所以正聚众商讨谋反之事。刘邦听张良这么一说,急了眼,赶紧问道:那怎么办呢?张良说:立马找一位众所周知的、平日里最招您恨的人封为列侯,以安抚大臣们的情绪。

刘邦想了想说:雍齿和我是旧交,他曾经多次陷我于窘迫屈辱的境地,我真是恨不得把他杀了,但又念他功劳不少,不忍心那么做。张良立即接过话,情况紧急,先封雍齿吧。大臣们看见雍齿受封,便都会觉得自己有希望。

高祖六年三月,刘邦亲自置办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属今四川什邡县)。

群臣见雍齿受封,都欢喜地说:连雍齿都能被封侯,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史记》,每每至此总忍不住问自己:难道张良不知道刘邦最恨的人是雍齿吗?那怎么可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